分析 A、B、C代表三種單質(zhì),甲、乙、丙、丁代表四種化合物.在常溫下單質(zhì)B和化合物甲的顏色、狀態(tài)相同,乙、丙的元素種類相同,乙中加入甲固體迅速產(chǎn)生丙和空氣中含量約占$\frac{1}{5}$的氣體C,則C為氧氣,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且過氧化氫和水的元素種類相同,則乙為過氧化氫溶液,甲為二氧化錳,丙為水;B在C中完全燃燒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即生成二氧化碳?xì)怏w,常溫下單質(zhì)B和化合物甲的顏色、狀態(tài)相同,甲為黑色固體,則B為碳;紅色固體A與C反應(yīng)得到丁,銅是一種紅色固體,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氧化銅,則A為銅,丁為氧化銅;據(jù)此進(jìn)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代表三種單質(zhì),甲、乙、丙、丁代表四種化合物.在常溫下單質(zhì)B和化合物甲的顏色、狀態(tài)相同,乙、丙的元素種類相同,乙中加入甲固體迅速產(chǎn)生丙和空氣中含量約占$\frac{1}{5}$的氣體C,則C為氧氣,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且過氧化氫和水的元素種類相同,則乙為過氧化氫溶液,甲為二氧化錳,丙為水;B在C中完全燃燒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即生成二氧化碳?xì)怏w,常溫下單質(zhì)B和化合物甲的顏色、狀態(tài)相同,甲為黑色固體,則B為碳;紅色固體A與C反應(yīng)得到丁,銅是一種紅色固體,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氧化銅,則A為銅,丁為氧化銅.
A、B、C、甲、乙、丙、丁的化學(xué)式分別是Cu、C、O2、MnO2、H2O2、H2O、CuO.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二氧化碳,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銅與氧氣反應(yīng)得到氧化銅,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Cu+O2$\frac{\underline{\;\;△\;\;}}{\;}$2CuO.
故答案為:Cu、C、O2、MnO2、H2O2、H2O、CuO;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Cu+O2$\frac{\underline{\;\;△\;\;}}{\;}$2CuO.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時往往需要從題目中挖出一些明顯或隱含的條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現(xiàn)象特征、反應(yīng)特征等),獲得結(jié)論,最后把結(jié)論代入原題中驗證.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鋁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材料 | |
B. | 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shù)是合金 | |
C. | 大多數(shù)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 | |
D. | 銅是目前世界年產(chǎn)量最高的金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屬于化合反應(yīng) | B. | 屬于分解反應(yīng) | ||
C.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發(fā)生改變 | D. | 屬于化學(xué)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價格低廉 | B. | 是良好的溶劑 | ||
C. | 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 D. | 密度比空氣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氣體 | 吸入氣體 | 呼出氣體 |
X | 78.25% | 74.88% |
Y | 21.05% | 15.26% |
CO2 | 0.04% | 3.6% |
H2O | 0.66% | 6.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