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日常生活中時刻發(fā)生著變化,下列變化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美酒飄香B.雞蛋變臭C.切割玻璃D.滴水成冰

分析 化學變化中產生了新的物質,而和物理變化沒產生新的物質,所以在判斷一種變化過程是何種變化時,只有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qū)別,即有無新物質生成來進行細心地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A、美酒飄香是構成酒精的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結果,并沒有產生新的物質,故A錯;
B、雞蛋變臭有具有臭味的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
C、切割玻璃只是將玻璃分開,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
D、滴水成冰是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只是狀態(tài)的改變,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
故選B.

點評 對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中新物質來說,關鍵是個“新”字.并且,這里的“新”是相對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來沒有的物質才算是新物質,只要是相對于變化前的物質是新的(即和變化前的物質不是同種物質),就認為是有新物質生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現有一瓶無瓶蓋的NaOH溶液.為確定其是否變質,同學們開始了以下探究.
【猜想假設】猜想一:沒有變質,為NaOH溶液;猜想二:全部變質,為Na2CO3溶液.
猜想三:該溶液部分變質,為NaOH、Na2CO3溶液.
【查閱資料】Na2CO3溶液呈堿性,CaCl2溶液呈中性.
【設計方案】請你完善下表幾組同學探討的設計方案.
實驗操作可能出現的現象與結論同學評價
第1組溶液變紅,則猜想一成立.第2組同學認為:此方案結論不正確,理由
是: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第2組產生白色沉淀,反應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則猜想一不成立.
第3組同學認為:此方
案還不能確定猜想二還是猜想三成立.
第3組濾液變紅,則猜想三成立.第1組同學認為:不需過濾也能達到實驗目的,更簡單的操作方法是:第2組實驗結束后,試管靜置一段時間,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探究實驗】綜合各小組的方案后,動手實驗.
【結論與反思】NaOH溶液易與空氣中CO2反應而變質,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學們設計了如圖兩套裝置進行實驗:用膠頭滴管吸取某種液體,錐形瓶中充入一種氣體或
放入一種固體物質,擠壓膠頭滴管.一段時間后,兩裝置中氣球明顯脹大.
(1)若甲中充入的氣體是CO2,則可能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任寫一個)
(2)若乙中膠頭滴管吸取的是稀鹽酸,則錐形瓶中放入的固體可能是鐵.(任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物質的俗稱和化學式相一致的是( 。
A.純堿--NaOHB.生石灰--CaOC.水銀--AgD.石灰水--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為提高實驗探究能力,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一瓶久置出現變質硬化的氫氧化鈣固體進行如下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檢驗硬化的氫氧化鈣樣品是否完全變質
(1)檢驗氫氧化鈣樣品是否完全變質,進行如下實驗,請將實驗步驟和現象補充完整:
實驗步驟和現象實驗結論
取氫氧化鈣樣品少量,研細后加適量蒸餾水
充分混合后靜置,滴加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色
該樣品還含有氫氧化鈣
【探究活動二】測定樣品中含有的變質固體(以下用R表示)的質量分數:
取3克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鈣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氣體不溶于植物油),從而計算出樣品中R的質量,便可求出樣品中R的質量分數.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如圖1所示.
(2)實驗中量筒的作用是收集排出的水,從而確定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
(3)實驗結束后,量筒內進入水的體積如圖2所示.已知在該實驗條件下,生成氣體的密度為2克/升,通過計算,樣品中R的質量分數為25%.
(4)上述圖1所示實驗裝置和相關試劑,用來實驗測定樣品中R的質量分數是比較粗略的,請簡要說明測定數據存在誤差的原因:稀鹽酸進入燒瓶導致計算的二氧化碳體積偏大(寫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驗證甲烷與水蒸氣經高溫催化反應得到的混合氣體(以下簡稱“合成氣”)中含有生成的氫氣和一氧化碳,同時檢驗“合成氣”中是否含有未反應完的甲烷和水蒸氣,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查閱資料知,氧化鐵與氫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水;氧化鐵與甲烷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二氧化碳和水.

(1)請寫出甲烷與水蒸氣在高溫催化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劑\;}}{高溫}$3H2+CO.
(2)實驗開始前要先通一會“合成氣”,然后再點燃B處的酒精噴燈,目的是排凈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高溫時引起爆炸.
(3)裝置C和D的連接順序顛倒,會影響實驗操作,原因是不能準確地測出生成水的質量.
(4)實驗結束后,測得裝置A、C、D的質量均增加,其中裝置C增加了3.6g,裝置D增加了3.3g.假設加熱時“合成氣”在裝置B中反應完全,則可推斷出該“合成氣”的組成物質為CO、H2O、CH4、H2(寫化學式).
(5)裝置A與E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分別是除去水蒸氣、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維生素D2的化學式為C28H44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D2屬于有機化合物B.維生素D2中含有73個原子
C.維生素D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96gD.維生素D2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科學方法對化學學習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分類歸納是研究化學物質的重要方法.如圖1是某同學整理的鐵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網絡圖.
①鐵絲燃燒生成Fe3O4的過程中放出(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
②鐵制品的銹蝕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③與FeSO4中鐵元素化合價相同的鐵氧化物的化學式是FeO.
(2)微觀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學變化的重要方法.
①圖甲是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該圖說明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一定發(fā)生變化的是b.(填字母)
a.原子核   b.原子核最外層電子數   c.原子的電子層數
②圖乙是硫酸銅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示意圖.從粒子角度分析該化學反應能發(fā)生的原因是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難溶于水硫酸鋇沉淀.
(3)控制變量、設計對比實驗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實驗1中同時向燒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紅,發(fā)現整杯水變紅的時間熱水閉冷水短.這是因為受熱的情況下,分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
②實驗2中使用銅片是為了對比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
③實驗3是大小形狀相同的Mg、Zn、Fe、Cu四種金屬同時投入到鹽酸中發(fā)生的現象,金屬周圍的黑點表示生成的氣體.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c(填字母).
a.銅不能發(fā)生置換反應
b.四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Mg
c.等質量的鋅和鐵分別與足量的鹽酸發(fā)生生成氣體質量:Zn比Fe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為利用爐甘石(ZnCO3)、赤銅礦(Cu2O)和木炭粉制備黃銅(銅和鋅的合金)的生產流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操作X的名稱是溶解
B.加熱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一定不是化合反應
C.氣體A可能是混合物
D.向黃銅中加入稀鹽酸,會產生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A是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關信息,B~E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鋁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14;
(2)上圖中B、C、D、E四種粒子屬于三種元素;其中化學性質相似的是B、E(填字母);
(3)D粒子的化學符號是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