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通州區(qū)二模)下列各廣告標志中,與節(jié)約能源、資源及保護環(huán)境有關的是( )
【答案】分析:根據(jù)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結合題目要求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解:A、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是禁止放易燃物,與節(jié)約能源、資源及保護環(huán)境無關,故選項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是禁止帶火種,與約能源、資源及保護環(huán)境無關,故選項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是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與節(jié)約能源、資源及保護環(huán)境有關,故選項正確.
D、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標志,與約能源、資源及保護環(huán)境無關,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這類題時,知道各個標簽所代表的含義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通州區(qū)二模)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用稀鹽酸測定一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當恰好完全反應時他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為5g.請你計算該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通州區(qū)二模)在活動與探究課上,老師在演示“水能生火”的實驗時,他向包有過氧化鈉
(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時,脫脂棉燃燒起來.同學們對此非常感興趣,欲對此進行有關探究,并請你一同參與:
[提出問題]:為什么脫脂棉會燃燒?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
[猜想]:①過氧化鈉和水反應可能有能量變化;②可能有一種氣體和另一種物質生成.
[實驗裝置]:在老師指導下組裝了如圖所示的裝置:
[實驗探究](一)探究反應過程中有什么氣體生成?
(1)打開如圖裝置中分液漏斗的活拴,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用帶火星木條靠近
P處,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______.
(2)實驗中還觀察到,伸入燒杯中的導管有氣泡冒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實驗探究](二)反應后生成的另一種物質是什么?
(1)小剛猜想另一種物質是碳酸鈉,小明認為不可能.小明的依據(jù)是:______.
(2)小明用試管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試液變成紅色,說明反應后溶液呈______性.
你認為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繼續(xù)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過氧化鈉還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和碳酸鈉.
[思考]:(1)實驗室應怎樣存放過氧化鈉:______.
(2)過氧化鈉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用途.其在宇宙飛船和潛水艇中經(jīng)常用到.
請你結合有關信息,推測過氧化鈉的一種用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通州區(qū)二模)根據(jù)下圖所給實驗裝置回答問題(選用裝置可用序號填寫):

(1)在探究活動課上,小明和小剛欲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一瓶氫氣,你認為他倆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_.
(2)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通常使用的藥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有關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此外,也可用加熱碳酸氫鈉使其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通州區(qū)二模)為測定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具體操作是:先關閉彈簧夾;再將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上灼燒后,迅速插入大試管接觸試管底部的白磷(過量);然后立即塞緊橡膠塞.他觀察到大試管中產生大量的白煙.請你幫他解答下列問題:
(1)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通州區(qū)二模)(1)在人體所需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六大營養(yǎng)物質中:
①從人的胃里開始初步消化的是;
②可以不經(jīng)過消化,在消化道內直接被人體吸收的是;
③在人體內經(jīng)氧化放出熱量,為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提供能量的是.
(2)在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中,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檢驗香煙燃燒后產生的氣體成分.裝置中針筒的活塞應向移動.你認為該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用來檢驗香煙燃燒是否有氣體生成,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