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體操運動員在完成單杠、吊環(huán)項目時常用“鎂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種“鎂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種或兩種固體,實驗小組對其成分展開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鎂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2)①取少量樣品,如圖1所示進行實驗.觀察到a試管中有氣泡產(chǎn)生,b試管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鎂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為證明“鎂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圖中b試管口上方,木條熄滅.但同學們指出,該實驗不能達成實驗目的,需要將圖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換成濃NaOH溶液,目的是把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實驗方案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b試管口無明顯現(xiàn)象,證明“鎂粉”中沒有Mg.
(3)探究“鎂粉”中是否還含有MgO及Mg(OH)2
【實驗過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種固體分別做性質(zhì)實驗.分別取0.5g三種固體粉末,每次取樣方法如圖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記錄消耗的同濃度稀鹽酸的體積(以下體積均在同一條件下測定,且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1位)
MgOMg(OH)2MgCO3
消耗稀鹽酸的體積/mL10.47.25.0
Mg(OH)2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OH)2+2HCl=MgCl2+2H2O.
Ⅱ.取“鎂粉”樣品0.5g,加入上述稀鹽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時消耗稀鹽酸的體積約為5.3mL.
【實驗分析及結論】
“鎂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鎂粉”消耗稀鹽酸的體積與0.5gMgCO3消耗稀鹽酸的體積不相等.
【實驗反思】
為確定“鎂粉”的具體成分,同學們認為還需要補充如下實驗:分別取0.5g“鎂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鹽酸,測定生成的氣體體積分別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鎂粉”中含有Mg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85%.

分析 (1)鎂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氧化鎂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氫氧化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碳酸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通常情況下,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很小,氫氧化鈉的溶解度很大;
點燃條件下,氫氣能夠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2)根據(jù)“鎂粉”消耗稀鹽酸的體積可以初步判斷“鎂粉”的組成;
根據(jù)0.5g“鎂粉”和0.5gMgCO3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可以計算“鎂粉”中含有Mg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1)①b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則證明“鎂粉”中一定含有MgCO3
故填:MgCO3
②將圖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換成濃NaOH溶液,目的是把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按照修改后的實驗方案重復上述實驗,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全部吸收后,觀察到b試管口仍然無明顯現(xiàn)象,證明“鎂粉”中沒有Mg.
故填:把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沒有Mg.
(2)Mg(OH)2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OH)2+2HCl═MgCl2+2H2O;
“鎂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鎂粉”消耗稀鹽酸的體積與0.5gMgCO3消耗稀鹽酸的體積不相等;
為確定“鎂粉”的具體成分,還需要補充如下實驗:分別取0.5g“鎂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鹽酸;
設0.5g“鎂粉”的質(zhì)量為x,
因為測定生成的氣體體積分別為119ml和140ml,說明0.5g“鎂粉”和0.5gMgCO3中,碳酸鎂的質(zhì)量比是119:140,
根據(jù)題意有:$\frac{x}{0.5g}=\frac{119}{140}$,
x=0.425g,
由此可知“鎂粉”中含有Mg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0.425g}{0.5g}$×100%=85%.
故填:Mg(OH)2+2HCl═MgCl2+2H2O;0.5g“鎂粉”消耗稀鹽酸的體積與0.5gMgCO3消耗稀鹽酸的體積不相等;MgCO3;85%.

點評 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因此知道了生成的氣體體積分別為119ml和140ml,就能夠計算相關方面的問題了,要注意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FeCl3B.ZnCl2C.CuCl2D.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同學們根據(jù)該紅色粉末的來源,判斷其可能由Cu、Fe2O3兩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Ⅰ.定性探究:
【提出猜想】該紅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閱資料】Cu在FeCl3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設計實驗】(1)小玲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充分振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則猜想①一定不成立.
(2)小偉向小玲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潔凈的鐵絲,反應充分后,觀察到鐵絲表面有一層紅色物質(zhì)析出現(xiàn)象,得出猜想③成立.
Ⅱ.定量探究:
【提出問題】該紅色粉末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呢?
【設計實驗】小晨稱取該紅色粉末5.0g裝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按如圖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至高溫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其數(shù)據(jù)如表:
反應前反應后
Ⅰ組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zhì)量為48.3g玻璃管和固體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為47.1g
Ⅱ組洗氣瓶和瓶中所盛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為258.6g洗氣瓶和瓶中所盛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為261.9g
【交流討論】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目的是排盡空氣,防止爆炸,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2)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最后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裝置中A和B的連接處?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實驗中持續(xù)通入一氧化碳氣體直到玻璃管內(nèi)物質(zhì)冷卻.
(3)從環(huán)保的角度分析,該裝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
(4)根據(jù)上述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紅色粉末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勻,從整個的地殼含量的多少分析,最豐富的金屬元素是( 。
A.OB.AlC.FeD.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實驗室常用于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粉末;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chǎn)生水和氧氣.
(1)寫出指定的儀器名稱:①試管.②酒精燈.③長頸漏斗.
(2)請仔細分析裝置A的特點,推測其所用的制氧氣的方法是b(填a、b或c),寫出這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氣應該選用裝置B(填“A”或“B”).為檢驗裝置B中氧氣是否收集滿,可用采用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復燃則滿
(4)若利用裝置A制氧氣,在結束實驗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若利用裝置B制氧氣時,儀器③的下端要伸入液面,其目的是防止制成的氣體沿長頸漏斗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做氧氣的性質(zhì)探究時,我用了如圖所示的操作流程.

(1)本流程我探究的內(nèi)容是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什么.C操作為了使木炭與氧氣完全反應,我的操作方法是將紅熱木炭自上而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中,D操作用燒杯傾倒的液體是澄清石灰水,得出的探究結論是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2)我知道氧氣有很多重要用途,如①支持物質(zhì)燃燒;②供給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lián)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剛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屬).
【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0.25%淀粉溶液(ml)蒸餾水(ml)0.3%NaCl溶液(ml)1%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現(xiàn)象
132---變藍色
231--1不變藍
33-1-1不變藍
43--11變藍色
【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根據(jù)小剛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2)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小王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剛作怎樣的更換?將NaCl溶液換成Na2SO4溶液.
(3)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嚴重,重金屬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常見,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Cr)、鎳(Ni)、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zhì)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D(填字母編號).
A.雞蛋清B.鮮豆?jié){C.鮮牛奶D.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某元素R的氧化物分子中,R與O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3,則R的化合價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回答下列問題:
(1)用化學用語填寫下列各空格:
①鈣元素Ca;
②2個亞鐵離子2Fe2+;
③氮的某種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該氧化物的化學式是N2O.
(2)在符號“2S2-”中:前面的系數(shù)“2”表示硫離子的個數(shù)為2;右上角的“2-”表示一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