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如圖是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試管;C集氣瓶;D水槽.
(2)該裝置有一處不妥,請改進: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改進的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填“上”或“下”)傾斜,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4)在實驗結束時,應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否則會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5)收集較純的氧氣通常采用排水法,當集氣瓶口處有氣泡連續(xù)均勻的冒出時,表明瓶內的氧氣已滿,還可以用向上(填“上”或“下”)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這是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分析 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水槽是盛水的儀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氧氣的適宜時間是:當導管口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時;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解答 解:(1)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水槽是盛水的儀器,故答案為:酒精燈;試管;集氣瓶;水槽;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故答案為: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故答案為:下;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4)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故答案為:移出導管;熄滅酒精燈;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5)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氧氣的適宜時間是:當導管口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時;故答案為:排水;氣泡連續(xù)均勻的;上;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注意事項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杭州半山發(fā)電廠用煤發(fā)電改為用天然氣發(fā)電已實行了三年多了.為建設“生活品質之城”,近幾年,全市大力開展環(huán)保建設工程,據統(tǒng)計:2008年杭州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已降至約11萬噸,全市有部分地區(qū)已從重酸雨區(qū)變成輕酸雨區(qū).請回答:
(1)酸雨屬于B(填字母編號);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75%.
A.有機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酸
(2)雨水(酸雨)中的亞硫酸在空氣中會逐漸轉變成硫酸,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下列措施能有助于控制酸雨的是(字母編號)ace.
a.使用脫硫煤;
b.加高工廠的煙囪;
c.用廢堿液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
d.開發(fā)清潔能源;
e.種植夾竹桃、垂柳、木槿、山茶花、石榴樹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氣體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常用于食品和醫(yī)藥工業(yè).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碳酸氫鈉的性質進行探究: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
【查閱資料】碳酸氫鈉受熱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氣體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
【進行實驗】為驗證碳酸氫鈉受熱時會分解,興趣小組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碳酸氫鈉到銅片上加熱,如圖所示.
(1)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內壁有水珠.
(2)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充分加熱后的固體產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們猜想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現(xiàn)有下列儀器:

(1)請將儀器的名稱寫在對應的儀器圖下面.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時用膠頭滴管,洗滌試管應用試管刷,常用作大量藥品反應的容器時燒杯,用于加熱的儀器是酒精燈,量取一定量的液體用的儀器是量筒和膠頭滴管.
(3)加熱前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的具體操作是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持在試管的中上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太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實驗方案測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1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試紙變色,對比標準比色卡,pH<7產生氣泡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實驗探究】
(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氫氧化鈉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
【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錯誤:
①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pH試紙浸入溶液中.
②小方認為滴加BaC1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證明溶液中有稀H2SO4.小明也同意小方的觀點,小明的理由是BaCl2和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溶液能與鎂反應生成氫氣,則下列各組物質在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a2CO3、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
C.KCl、NaCl、Na2SO4D.NaOH、NaCl、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網上看到,茶葉是堿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減肥.這一信息引起了他們的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茶葉浸出液一定都呈堿性嗎?
【作出猜想】猜想一:均呈堿性;猜想二:均呈酸性;猜想三: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
【實驗過程】
(1)他們從市場上購買了五種不同的茶葉,編號為A,B,C,D,E.
(2)取五種茶葉分別在相同的條件下,用開水沖泡,此處相同的條件主要是指:茶葉的形狀和質量大小,水的溫度高低、水的質量或體積、浸泡的時間應相同.
(3)用pH試紙分別放到杯中蘸取A、B、C、D、E五種茶葉的浸出液,和標準比色卡比對,讀得他們的pH分別為5.4、6.3、6.0、6.1、6.4.
【實驗結論】堿性食品的浸出液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呈堿性.
【反思評價】步驟(3)中存在的錯誤是不應該將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
【交流反思】你對上述猜想有什么見解?猜想二:均呈酸性,正確..
【拓展應用】
(1)根據以上探究,茶水能否減肥不能確定,但常喝茶水應該有利于B胃酸分泌過少(填序號)的緩解和治療.A.胃酸分泌過多    胃酸分泌過少
(2)有人將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熱水瓶中浸泡一段時間后振蕩,發(fā)現(xiàn)水垢大部分消失了,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化學原理最可能是茶水呈酸性,與水垢中的碳酸鹽等物質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的圖示和圖標中正確的是( 。
A.
熄滅酒精燈
B.
過濾
C.
毒品
D.
回收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食鹽、純堿、碳酸鈣、天然氣四種物質中,用化學式填空.
(1)用作洗滌劑的是Na2CO3;
(2)作為重要建筑材料的是CaCO3;
(3)用于調味的是NaCl;
(4)用作清潔燃料的是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