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化學肥料,可能是硫酸銨、碳酸氫銨、過磷酸鈣、氯化鉀中的一種。取少量樣品,觀察到其外觀為白色晶體,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樣品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沒有刺激性氣體放出。這種化肥是( )
A. 氯化鉀 B. 碳酸氫銨 C. 硫酸銨 D. 過磷酸鈣
A 【解析】 加水后能全部溶解說明不是過磷酸鈣;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沒有刺激性氣體放出,說明不是銨鹽,故只能是氯化鉀。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18屆九年級二;瘜W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小組的同學將CO2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為了能通過實驗現(xiàn)象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確實發(fā)生了反應,進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能觀察到反應的變化過程?
(查閱資料)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溫度/℃ | 0 | 10 | 20 | 30 |
NaOH | 42 | 51 | 109 | 119 |
Na2CO3 | 7.1 | 12.2 | 21.8 | 39.7 |
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溫度/℃ | NaOH | Na2CO3 |
18.5~25 | 17.3 | 不溶 |
(進行實驗)注:乙醇在實驗中只作為溶劑,不參與化學反應。
實驗 | 實驗裝置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1 | 打開止水夾,通入 CO2,氣球明顯鼓起后關閉止水夾 | 一段時間后,氣球明顯變癟 | |
2 | 室溫下,向10mL澄清飽和的NaOH溶液中通入適量CO2 | 試管內壁出現(xiàn)白色固體 | |
3 | ① 室溫下,向10mL飽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緩慢通入適量CO2 | 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乙中無明顯現(xiàn)象 | |
② 滴入稀鹽酸 | 甲中有氣泡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解釋與結論)
(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實驗1中,氣球明顯變癟的原因是_______。
(3)實驗2中,試管內壁上出現(xiàn)白色固體的原因是_______。
(4)實驗3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5)實驗3中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與評價)
(6)實驗1是從________(填“反應物消耗”或“新物質生成”)角度證明化學反應發(fā)生。
CO2 + 2NaOH = Na2CO3 + H2OCO2與NaOH反應,使壓強變小生成碳酸鈉的質量大于氫氧化鈉質量,碳酸鈉的溶解度小于氫氧化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不溶于乙醇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反應物消耗 【解析】 (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 + 2NaOH = Na2CO3 + H2O;(2)實驗1中,氣球明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級化學1--2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猜想”,猜想是依據(jù)已有知識、經(jīng)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假設.下列對“影響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快慢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溫度 B. 濃度
C. 催化劑 D. 過氧化氫溶液的量
D 【解析】 溫度、過氧化氫的濃度和是否含有催化劑會影響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各部分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過氧化氫的量不會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五四學制)九年級第三單元課題2《海水“曬鹽”》 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M、N兩種固體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C%)隨溫度(t)變化的曲線。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
B. t℃時,M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2∶5
C. 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時溶液的溫度一定低于t℃
D. 200gN的溶液,蒸發(fā)60g水、冷卻至t℃后得到40g晶體,原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40%
B 【解析】 試題A、要判斷溶液是否飽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質和溶劑外,還要指明一定溫度,而這里沒有指明溫度,錯誤,B、從溶解度曲線可看出,t℃時,M的溶解度為40g,則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溶解的M質量為40g,故t℃時,M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40g:100g=2∶5,正確,C、t℃時,N的溶解度為40g,那么15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N,而現(xiàn)在80gN放入15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五四學制)九年級3.3海水“制堿”練習 題型:單選題
(09眉山)下列化肥中,從外觀即可與其他化肥相區(qū)別的是( )
A. 硝酸鉀 B. 碳酸銨 C. 氯化鉀 D. 磷礦粉
D 【解析】 A、B、C都是白色晶體,D為灰白色粉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測試 題型:填空題
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下列各項中,____(填序號)是需要燃燒才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①自頂端起約1 cm以內的燭體是溫的、柔軟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無味白色固體;③蠟燭頂端、燭心底部周圍有無色液體,呈凹狀;④一白色燭心貫穿中軸,并延長至蠟燭頂1 cm;⑤形狀為圓柱形,頂部為圓錐形尖出;⑥燭心周圍和燭焰上端呈明亮的黃色;⑦吹熄后,能看見燭心周圍有白煙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質軟,可用指甲刮出痕跡;⑨若風吹至蠟燭一邊,另一邊凹形頂端的蠟燭將熔成液體并沿燭體落下;⑩受空氣流的影響,火焰會閃動,且生出黑煙。
(2)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會____。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____,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發(fā)現(xiàn)____。結論:蠟燭燃燒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圖所示,將桌面上兩支燃著的且高低不同的蠟燭用一大燒杯罩住,最先熄滅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①③⑥⑦⑨⑩浮在水面小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水和二氧化碳高的一支蠟燭蠟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熱,分布在燒杯的上部,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 【解析】 根據(jù)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對蠟燭在點燃前、燃著時和熄滅后的三個階段進行分析解答; 根據(jù)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且二氧化碳受熱后的分布分析。 【解析】 (1)根據(jù)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后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測試 題型:填空題
(1)用于夾持試管的儀器是____;
(2)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應先進行______,試管中液體的體積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
(3)如圖表示的是某同學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體積液體的操作。請你仔細觀察該圖,判斷量筒內液體的體積實際是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試管夾預熱1/3小于 【解析】 (1)夾持試管的儀器叫做試管夾。(2)用試管給液體加熱時,為防止受熱不均引起炸裂,故必須進行預熱,試管中的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防止液體沸騰時飛濺出去。(3)讀取量筒內液體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水平相切,圖中的凹液面顯然低于25 mL刻度線,故液體實際體積小于25 m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測試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學觀點的是( )
A. 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
B.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會破裂
C. 化學變化中原子不會破裂
D. 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B 【解析】 試題A、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故A正確;B、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故B錯誤;C、因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學變化中原子不會破裂,故C正確;D、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同步練習題 含答案 題型:單選題
青海是生態(tài)大省,要筑牢生態(tài)保護屏障。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A.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 B.生活中露天焚燒廢舊塑料和橡膠
C.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D.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B 【解析】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都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有利于提高空氣凈化能力;生活中露天焚燒廢舊塑料和橡膠,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煙塵,污染環(huán)境。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