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A、B、C、D、E、F均是初中化學的常見物質,A、B、C均含有同一種元素.變化①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黑變紅,變化②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紅變黑,相應變化的生成物沒有全部列出,各變化的條件也未標出.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O2;
(2)在變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質是相似的,都具有還原性;
(3)寫出變化①的化學方程式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分析 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①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黑變紅,則可能是氧化銅被還原為銅,②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紅變黑,則可能是氧化鐵被還原為鐵,這兩個反應都能生成B,則可能是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銅,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A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C,C是氧化物,則A可能是碳,碳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F(xiàn)可能是氧化鐵,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是氧氣,帶入驗證完成相關的問題.

解答 解:①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黑變紅,則可能是氧化銅被還原為銅,②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紅變黑,則可能是氧化鐵被還原為鐵,這兩個反應都能生成B,則可能是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銅,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A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C,C是氧化物,則A可能是碳,碳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F(xiàn)可能是氧化鐵,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是氧氣代入框圖,推斷合理;因此:
(1)D是氧氣,能夠支持物質的燃燒或支持呼吸;故填:O2
(2)①②兩個反應是和碳和一氧化碳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在這里他們表現(xiàn)出的是還原性,故填:還原性;
(3)變化①是碳和氧化銅反應產(chǎn)生銅和二氧化碳,故填: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點評 本題為框圖式物質推斷題,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物質的性質結合物質間的反應,找準解題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然后結合框圖得出其他物質的化學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某校同學開展了如圖所示“溶液酸堿性的檢驗”的實驗活動.

①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圖1所示分別滴加到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白醋鹽酸食鹽水草木灰水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顏色紅色紅色紫色綠色綠色
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堿指示劑,若遇到稀硫酸溶液顯示的顏色是紅色;
②用pH試紙測定圖1中溶液的酸堿性:草木灰水pH>7,屬于堿性(填“酸性”、“中性”或“堿性”)溶液,白醋pH<7;
③圖2是三位同學分別測定某溶液酸堿性的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B(填“A”、“B”或“C”,下同),可能導致被測溶液pH發(fā)生改變的錯誤操作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氯化氫與鹽酸的化學性質是否相同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
①氯化氫氣體是由氯化氫分子構成的,易溶于水形成氯化氫的水溶液,俗稱鹽酸;
②氯化氫氣體也可溶于甲苯(一種有機溶劑),形成氯化氫的甲苯溶液;
③紫色石蕊加入鹽酸溶液變紅,紫色石蕊加入氯化氫的甲苯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濃鹽酸加到濃硫酸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氯化氫氣體,這時因為是濃硫酸吸收了濃鹽酸中的水.
(2)由③實驗現(xiàn)象可知鹽酸與氯化氫氣體的化學性質不一致.請從微觀的觀點說明不一致的原因:鹽酸中含有自由移動的氫離子和氯離子,而氯化氫氣體中含有氯化氫分子.
(3)如圖是制取氯化氫的甲苯溶液的裝置,方框中的B、C裝置應選用3(填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qū)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9•肇慶)卡拉OK歌廳的裝修材料使用了許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綿等.它們?nèi)紵髸a(chǎn)生大量的濃煙.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泡沫、海綿是可燃物

B.泡沫、海綿的著火點很高

C.燃燒的濃煙中含大量有毒氣體

D.著火時盡快用濕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提出假設】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其總質量不變.
【實驗驗證】
實驗I:稱量鎂條,在空氣中點燃,待反應結束后,將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稱量
實驗II:將裝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鋅粒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將鹽酸與鋅粒接觸,過一會在稱量.
實驗III:將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的錐形瓶中,并在錐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稱量,然后設法將兩種溶液接觸,過一會再稱量.
數(shù)據(jù)見下表:
編號實驗I實驗II實驗III
反應前/g4.8112.6118.4
反應后/g8.0112.4118.4
(1)在實驗I中,反應后的質量比反應前明顯增加,請用質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釋空氣中的氧氣參加了反應.
(2)實驗II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大量氣泡,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3)實驗III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uSO4═Na2SO4+Cu(OH)2↓.
(4)這三個實驗中,實驗III正確反映了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請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釋反應前后質量相等的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5)實驗I、II不能正確反映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選一例說明實驗設計中的不當之處,并提出改進思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圖1.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①和②的名稱:①是鐵架臺;②是酒精燈.
(2)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3)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當氧氣從集氣瓶口逸出時,則此時集氣瓶已經(jīng)收集滿了,集氣瓶正(填:“倒”或“正”)立在桌面上.若改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導氣管應插到集氣瓶的底部.
(4)實驗室制取氧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
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并把它固定在鐵架臺上
D.熄滅酒精燈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F.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CAEFD(填序號).
(5)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導致試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你認為不正確的是(填序號)C.
A. 加熱時試管口向上
B.試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熱
C.預熱后,用酒精燈外焰對準受熱部位加熱
D.沒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熱
(6)用排水法將集滿氧氣的兩個集氣瓶如圖2所示放置,并分別同時迅速插入一根帶火星的木條,發(fā)現(xiàn)木條均復燃,且甲中燃燒比乙中更旺,該實驗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是密度比空氣大,有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小華同學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圖:

(1)小華同學應稱取氯化鈉的質量是10g(2)指出圖中的一處錯誤:未放紙片;
(3)假如用25%的NaCl溶液來配制上述稀溶液,則需要25%的NaCl溶液的質量為:40克,加水10mL
(4)在用托盤天平稱取食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指針已偏向分度盤左側,他接下來的操作是要在左盤上減少氯化鈉,直至天平平衡
(5)在量取水的過程中,當液面接近刻度線時,操作如圖所示,其中規(guī)范的是B(填序號).

(6)如果小華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于20%,則造成此誤差的可能原因有:AB(填序號).
A.稱量前天平?jīng)]有調(diào)平    B.紙上殘留少量食鹽  C.向燒杯中加水時,有少量水濺出燒杯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配制50g 溶質質量分數(shù)5%的氯化鈉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順序進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上圖所示的序號表示正確配制該溶液的操作順序為CBDEA.
(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fā)現(xiàn)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應B.
A.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C.調(diào)節(jié)游碼        D.添加砝碼
(3)將氯化鈉和水依次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解.
(4)若用25%的氯化鈉溶液配制,需25%的氯化鈉溶液10g;蒸餾水40g;
配制時應選用50mL(選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稱聯(lián)氨,有類似于氨的刺鼻氣味,貯存時用氮氣保護并密封,用途廣泛.肼燃燒放熱量大且燃燒產(chǎn)物對環(huán)境無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點燃時與助燃物質液態(tài)N2O4發(fā)生反應,生成N2和H2O.高壓鍋爐水處理時用于脫除氧氣以防止鍋爐的腐蝕,也可以把鍋爐內(nèi)表面銹蝕后的氧化鐵還原為結構緊密的四氧化三鐵保護層,減緩鍋爐銹蝕.用于煙草、土豆、玉米的貯藏,用于食用鹽酸的制造等.熔點1.4℃,沸點113.5℃;有強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體燒堿進行脫水;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與液氧接觸能自燃;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或短時間受熱時易發(fā)生分解.對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遲性發(fā)炎,對皮膚和粘膜也有強烈的腐蝕作用.
依據(jù)短文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肼的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BD(填字母序號,下同).
A.與氧化鐵作用     B.易溶于水    C.易分解     D.有刺鼻的氣味
(2)肼在常溫下為液態(tài)(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
(3)肼作為火箭燃料燃燒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H4+N2O4$\frac{\underline{\;點燃\;}}{\;}$3N2↑+4H2O.
(4)水合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0
(4)使用水合肼時應注意以下ABD防護措施.
A.戴橡膠手套       B.皮膚接觸后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
C.戴防毒面具          D.工作后沐浴更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