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或現(xiàn)象與分子特性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操作或現(xiàn)象 | 分子特性 |
A | 氣體可壓縮儲存于鋼瓶中 | 分子間有間隙 |
B | 物體的熱脹冷縮 |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 |
C | 濕衣服晾干 | 分子是運動的 |
D | 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反應事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1)常溫下,鋁和氧氣發(fā)生反應,在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膜:
_
(2)稀鹽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水和氯化鐵溶液:
__ __
(3)煉鐵高爐內焦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__
(4)鐵粉浸入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單質銅,生成硫酸亞鐵溶液:
__ _
(5)碳酸氫銨晶體受熱后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為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鈉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11 B.鈉為非金屬元素
C.鈉原子的實際質量為22.99 g D.鈉元素的符號是na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氧化鈉(Na2O2)固體常溫下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現(xiàn)將沾有Na2O2固體的棉花放入如圖的燒杯中,先點燃蠟燭,再沿著燒杯壁緩慢倒入適量稀硫酸,使之與杯底的Na2CO3反應,發(fā)現(xiàn)蠟燭火焰熄滅,而沾有Na2O2固體的棉花一會兒后燃燒起來.
下列從實驗獲得的信息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蠟燭熄滅是因為杯底產生的CO2氣體隔絕了氧氣
B.CO2不支持蠟燭燃燒,但能支持棉花燃燒
C.Na2O2與CO2反應放熱,使溫度達到棉花的著火點
D.棉花燃燒證明“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是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燒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鋁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剛開始滴加稀硫酸沒有氫氣放出的原因是
(2)求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
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鎂是葉綠素中唯一的金屬元素。植物缺鎂時,通常的癥狀表現(xiàn)為葉片失綠,嚴重時整片葉干枯。給農作物施加MgSO4和NH4MgPO4(磷酸鎂銨)等鎂肥,可以促進光合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1)NH4MgPO4中含有______種元素,其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
(2)NH4MgPO4中Mg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精確到0.1%)。
(3)現(xiàn)要配制溶質量分數(shù)為2%的MgSO4溶液500 kg進行噴施,需25% MgSO4溶液的質量是___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在a燒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燒杯中盛有濃氨水,有關現(xiàn)象和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 現(xiàn)象 | 解釋 |
A | a燒杯溶液變紅色 | B中氨分子運動到a中,氨氣溶于水,氨水呈堿性 |
B | a燒杯溶液變紅色 | 氨氣與酚酞反應生成紅色物質 |
C | b燒杯溶液為無色 | b中氨分子沒有運動 |
D | b燒杯溶液為無色 | A中酚酞分子運動到b中,氨水呈中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