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取用固體粉末
B.
讀取液體體積
C.
加熱試管內液體
D.
洗滌試管

分析 A、根據向試管中粉末狀固體藥品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洗滌試管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
A、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C、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清洗試管時,試管中倒入適量清水,然后一手握住試管,另一只手把試管刷插入試管中,輕輕刷洗,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答案: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不是所有的化學變化都有現象.如圖是某實驗小組設計的兩個實驗方案.回答相關問題.

 (1)甲組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實驗中石蕊的作用是指示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酸性物質;設計實驗1與實驗2作對照的目的是證明二氧化碳會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乙組實驗探究鹽酸和氫氧化鈣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要得到可靠的實驗結論.需要保證實驗Ⅰ、Ⅱ中氫氧化鈣質量相等且溶液溫度完全相同.能夠說明鹽酸和氫氧化鈣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現象是實驗I中白色粉末消失成為無色溶液,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為了證明兩者能夠反應,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方案.
方案一:在燒杯中先加入約5ml的NaOH稀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然后不斷通入CO2;
方案二:向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通入CO2,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澄淸石灰水.
上述兩個方案中你認為可行的是方案二,另一個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氫氧化鈉顯堿性、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鈉也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水的蒸發(fā)和水的通電分解都可說明分子可分
C.用食鹽水可鑒別硬水和軟水
D.水沸騰時可沖起壺蓋說明溫度升高分子會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稱中國內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經開始.資料顯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高溫、堿性的環(huán)境、高錳酸鉀或次氯酸鈉(NaClO)等消毒劑中生存能力較差.請回答:
(1)次氯酸鈉(NaClO)屬于鹽類(填“氧化物”、“酸”、“堿”或“鹽”)
(2)以下對受污染的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②④(填序號)
①用食鹽水浸泡 ②用NaOH溶液浸泡 ③用鹽酸沖洗 ④用NaClO溶液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各組物質在同一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且混合后為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  KCl    H2SO4B.H2SO4NaCl    Na2CO3
C.Na2SO4KNO3NaOHD.NaNO3   CuS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無土栽培是利用營養(yǎng)液栽培作物的一種方法.現有一種無色營養(yǎng)液,可能由硝酸鈣、碳酸鉀、氯化鉀、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根據圖實驗,請你進行有關推斷.
(1)由實驗一可確定原營養(yǎng)液中一定沒有的物質是碳酸鉀.
(2)綜合實驗一與實驗二可推斷:原營養(yǎng)液的組成可能是硝酸鈣、氯化鉀或硝酸鈣、氯化鉀、硝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面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B.反應物中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
C.該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變化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在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攝取.碘元素對人體健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據科學家研究發(fā)現,現在有很多人食用碘過量,食用碘過量會倒致中毒,下表是某地市場銷售的一種“加碘食鹽”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
配料氯化鈉、碘酸鉀(KIO3
含碘量(20mg~30mg)/kg
保質期18個月
食用方法勿長時間燉炒
貯存方法避光、避熱、密封、防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食用方法和貯藏指南可推測碘酸鉀(KIO3)的化學性質之一是受熱易分解等;
(2)計算碘酸鉀(KIO3)中,鉀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39:127:48;
(3)計算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59.35%;(計算結果精確到0.01,下同)
(4)計算1kg這樣的食鹽中,應加入0.05g碘酸鉀(用最高含碘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括號中所選擇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
A.汽油和蒸餾水(聞氣味)B.FeCl3溶液和KNO3溶液(觀察顏色)
C.鐵粉和銅粉(過濾)D.食鹽水和雙氧水(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