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氧化亞銅、銅都能夠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
氧化亞銅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2)銅在空氣中高溫灼燒時,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
(3)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反應產生的氫氣中會含有少量水蒸氣;
氫氣和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或加熱時會發(fā)生爆炸;
堿石灰中含有氫氧化鈉和氧化鈣,能夠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因為銅和氧化亞銅均可溶于稀硝酸形成藍色溶液,所以方案1不合理;
因為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能夠生成Cu和Cu2+,導致溶液呈藍色,所以方案2合理.
故填:方案1不合理,因為銅和氧化亞銅均可溶于稀硝酸形成藍色溶液;方案2合理,因為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能夠生成Cu和Cu2+,導致溶液呈藍色.
(2)設紅色試樣中含Cu的質量為x,
反應的氧氣質量為:(c-a)-(b-a)=c-b,
灼燒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為:4Cu+O2$\frac{\underline{\;灼燒\;}}{\;}$2Cu2O,
4Cu+O2$\frac{\underline{\;灼燒\;}}{\;}$2Cu2O,
256 32
x c-b
$\frac{256}{x}$=$\frac{32}{c-b}$,
x=8(c-b),
如有Cu2O,則8(c-b)<b-a,
即c<$\frac{9b-a}{8}$;
此實驗方案至少要稱量如下4次:干燥坩堝質量、坩堝加試樣質量、灼燒后坩堝和藥品總質量、再灼燒后坩堝和藥品總質量(此次應與前一次相同方可,為重復實驗,說明已加熱至恒重).
故填:c<$\frac{9b-a}{8}$;4.
(3)檢驗氣體發(fā)生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從長頸漏斗中往試管中注水,長頸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高于試管中的液面高度,一段時間液面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故填: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從長頸漏斗中往試管中注水,長頸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高于試管中的液面高度,一段時間液面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4)A.在氫氣發(fā)生器與硬質玻璃管之間加一個干燥裝置,以防導出的氫氣中含有的水蒸氣影響實驗結果;
B.加熱前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以防發(fā)生爆炸,同時能夠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影響實驗結果;
C.在盛有硫酸銅的干燥管后再連接一個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以防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干燥管中影響實驗結果.
故填:ABC.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 | |
B. | 打開啤酒瓶蓋有大量氣泡溢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和壓強有關 | |
C. | 用洗潔精洗餐具的原理是溶解 | |
D. | 某合金可做保險絲,因該合金的熔點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 | t1 | t2 | t3 | t4 | t5 |
生成氣體的質量/g | 0.9 | 1.8 | 2.7 | 3.2 | 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 | 吸入的空氣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低 | |
燃著的小木條 熄滅 | 吸入的空氣的氧氣的含量比呼出的氣體高 | |
干燥的玻璃片 出現(xiàn)水霧 | 吸入的空氣的水蒸氣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 | B. | Zn | C. | Mg | D. |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腐蝕性的藥液濺入眼睛內,要立即用水沖洗,切不可用手揉搓灑 | |
B. | 稀酸飛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 |
C. | 配制稀硫酸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斷攪拌 | |
D. | 氫氧化鈉溶液灑在衣服上,先用水沖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⑥ | B. | ①④⑥ | C. | ②③⑥ | D. | ①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化學方程式 | |
(1) |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 無色酚酞變紅 | 溶液顯堿性 | / |
(2) |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或碳酸鈉)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