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分)請回答下列有關金屬的問題。
(1)右邊是某探究實驗裝置圖。一段時間后,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裝置氣密性良好,且開始時U型管兩端的紅墨水液面相平)

(2)X、Y、Z是三種金屬固體,將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產生氫氣,X無變化;將X和Z浸入硝酸銀溶液中,X表面有銀析出而Z無變化。
①判斷X、Y、Z和銀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
②具體確定一種X后,寫出X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鐵釘生銹,U型管液面變?yōu)樽蟾哂业。?分)
(2) ①Y、X、Ag、Z (1分) ②Cu + 2AgN03===Cu(N03)2 + 2Ag (1分)
(1)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易生銹,消耗了密閉試管內的氧氣,使其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不變,故U型管右側液面下降,左側液面上升.
(2)①Y能與稀硫酸反應而X不能,則可得Y的活動性大于氫,X的活動性小于氫,即:Y>H>X;X和Z浸入硝酸銀溶液中,X表面有Ag析出而Z無變化,X的活動性大于Ag,而Z的活動性小于Ag,即X>Ag>Z;綜上所述則有Y>X>Ag>Z.
②X在氫后面,但X的活動性大于Ag,故X可以為銅,則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 + 2AgN03===Cu(N03)2 + 2A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4分)(1)從試劑瓶中取少量溶液到試管中,除了直接傾倒,還經常使用      取液。
(2)實驗室用98%的濃硫酸配制5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所需玻璃儀器除燒杯、膠頭滴管外,還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某學習小組在探究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實驗中,先用鋁制易拉罐收集滿一罐CO2氣體,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濃溶液,立即將易拉罐口封閉(不漏氣),輕輕搖動易拉罐,發(fā)現(xiàn)易拉罐很快變癟,但過一段時間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來,(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忽略不計)。
【提出問題】易拉罐為什么先癟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開始時變癟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分),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氣體A,其成分極有可能是CO2或H2
【查閱資料】①Na2CO3具有較強的熱穩(wěn)定性,只有在高溫條件下才會分解:②鋁單質比較容易被酸、堿腐蝕。
【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為了檢驗鋁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氣體成分,小組又進行如下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打開,迅速用燃著的木條伸入罐口
發(fā)出“噗”的一聲,產生淡藍色火焰,片刻后熄滅。
說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氣體A是
、啤 
②取少量鋁片于試管中,先加入適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先加水,沒有明顯變化,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說明鋁是否與水直接反應:、(填“是”或“否”)鋁能夠與
、取溶液反應!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產生了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說明原CO2氣體被NaOH溶液吸收
【實驗結論】①鋁制易拉罐變癟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鋁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鋁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了氣體。
【反思評價】小組根據實驗探究獲得一條對金屬鋁化學性質的新認識:鋁既能與鹽酸反應也、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6分)利用干燥而純凈的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測定水的質量組成,裝置如下圖:

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BCDE,完全反應后,其實驗測定的數據如下表所列:
 
實驗前
實驗后
 
C(氧化銅+玻璃管)的質量/g
75.6
69.2
O元素的質量6.4g
D(氯化鈣+U型管)的質量/g
110.8
118.0
H2O的質量  7.2g
試回答: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裝置B的作用是                              。
(2)裝置C中的現(xiàn)象為                                               。
(3)根據實驗數據填空:水中氫、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
(4)裝置E中堿石灰能吸收水蒸氣,若不安裝E裝置,會使結果中氫元素的質量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響”之一)試簡述判斷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5分)(2012?仙桃)同學們都知道CuSO4溶液呈藍色,那么,你們知道是溶液中什么微粒使CuSO4溶液呈藍色嗎?
基于初中所學知識,下面主要采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該問題進行探討.
(說明:以下溶液皆為稀溶液,在稀溶液中SO42、Cl呈無色.)
思路一:采用歸納法,由具體事實推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結論.
下圖一:請比較A、B、C、D、E五支試管中所盛試劑的顏色與所含微粒,進行分析.

對 A、B、C的分析是: _________ ,說明Cu2+的存在使CuSO4、CuCl2溶液顯藍色.
對 _________ 分析,可以說明,在水溶液中,Na+是無色的.
對A、D的分析是: _________ ,說明A中是Cu2+使CuSO4溶液顯藍色.對B、E分析同理.
對A、B、C、D、E 還可推理:水是無色液體,作為溶劑,溶解CuSO4、CuCl2等物質時,溶液的顏色主要受溶質的影響.
思路二:采用加入試劑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法將溶液中的Cu2+除去或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觀察溶液顏色是否變化的方法.
例1:如圖二所示的方法是除去溶液中的Cu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
例2:請選擇一種試劑與CuSO4溶液反應,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其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 .
上述研究方法是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從不同的切入點研究同一個問題,但總體思路仍然是對比實驗設計的一般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產生了興趣,甲乙兩組同學圍繞這瓶氫氧化鈉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①氫氧化鈉是否完全變質②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閱資料】①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②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中加入鹽酸時,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再與碳酸鈉反應;
【設計實驗】實驗一:探究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
①取少量該固體樣品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生,說明該樣品中含有碳酸鈉,由此可確定該固體已發(fā)生變質。則反應方程式為                            。
②為探究該固體中是否還有未變質的氫氧化鈉,同學們又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請將下表填寫完整。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除去碳酸鈉
取少量該固體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適量的氯化鈣溶液,
充分反應后過濾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
向過濾后的濾液中滴入            
        
該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
實驗二:測定其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設計方案】
①甲組同學:稱取16.40g樣品,放入過量的鹽酸直到反應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②乙組同學:稱取16.40g樣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過濾、洗滌、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與石灰水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鈣的質量,先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解決問題】根據兩組同學的實驗結果,請你幫助他們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___。(任選一組數據進行計算,寫出過程)
【交流與反思】
(1)在交流時,老師問同學們“能否用上述實驗所得的數據計算出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甲乙兩組的同學都一致認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覺得甲、乙兩種方案都不妥,理由是:                                   
小明又重新設計新方案:先用電子秤準確稱取16.40g變質的NaOH樣品放入錐形瓶中,用電子秤秤得錐形瓶及樣品的總質量為51.40g,再把175.00g 7.3%稀鹽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入樣品中,每次充分反應用電子秤秤得錐形瓶及所盛物質的質量,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加入鹽酸的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錐形瓶及所盛物質的總質量
76.40
101.40
126.40
151.40
174.20
197.00
222.00
(2)請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不要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9分)(2012?赤峰)在學完“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后,小明同學覺得按照課本實驗(圖①)不能完全說明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他和小娜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猜想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新物質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查閱資料與實驗準備】
(1)將紙條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試紙.
(2)自制的紫色石蕊試紙遇酸變紅色,遇堿溶液變藍色.
【設計與實驗】
小明同學設立了實驗裝置如圖②.
圖中b紫色石蕊試紙,纏繞在小試管上.
(1)猜想 _________ 不正確.
(2)打開活塞K,滴入稀硫酸,觀察并解釋實驗現(xiàn)象:
①試紙b沒有明顯變化,得出結論:猜想 _________ 不正確.
②試紙a、c由紫色變?yōu)榧t色,得出結論: 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猜想 _________ 正確.
③試紙 _________ 首先變色,其原因是 _________ 
【交流與反思】
小娜同學認為,上圖裝置還可以同時驗證: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為了完成小娜同學的兩個驗證實驗,請你對上面的實驗裝置進行簡單的改進: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鋼鐵工業(yè)是國家工業(yè)的基礎.
(1)如圖1是教材中煉鐵高爐及爐內化學變化過程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若圖中采用的鐵礦石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請寫出A區(qū)和B區(qū)所發(fā)生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區(qū)                    
B區(qū)                      
(2)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煉鐵化學原理的實驗,對固體產物成分等進行探究.

【設計實驗】
用一氧化碳還原純凈的氧化鐵粉末,實驗裝置如圖2.
【進行實驗】
該小組按上述實驗設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了實驗,測得下列數據:
①反應前玻璃管和內盛氧化鐵粉末的總質量66.0g(玻璃管的質量為60.0g)
②反應后玻璃管和內盛黑色固體的總質量65.8g(冷卻到室溫稱量)
【分析與討論】
本實驗中,玻璃管內固體粉末由紅色全部變?yōu)楹谏∶魍瑢W認為該黑色固體全部是鐵,但小華同學提出了質疑,于是大家
提出查閱資料.
【查閱資料】
①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固體產物的成分與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因素有關.
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過程中固體產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鐵.

物質
性質
四氧化三鐵
氧化亞鐵
氧化鐵
鐵粉
顏色
黑色
黑色
紅色
黑色
能否被磁鐵吸引

不能
不能

【實驗與猜想】①該小組同學將反應后的黑色固體研磨后,再用磁鐵吸引,發(fā)現(xiàn)黑色固體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則該黑色固體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鐵和     
②進行猜想:黑色固體粉末可能
a.全部為鐵     b.           c.    
【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中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得出黑色固體粉末為(寫名稱)         
【反思與評價】
①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若要得到鐵可適當提高反應溫度和延長反應時間.
②實驗裝置圖中采用虛線框內的裝置,其作用有     。
A.收集一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     C.檢驗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KclO3質量
其他物質質量
待測數據

1.2g
/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1)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據”是              。
(2)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               (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3)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若衡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                           。(簡述操作和現(xiàn)象)
【預期結論】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雨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