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報道,某網吧由于管理不善發(fā)生火災,現(xiàn)場除三名小孩外無一人生還.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邊用濕毛巾捂住嘴,一邊在地上爬行,他們逃生是利用了( �。�
| A. | 濕毛巾可以供給水分 |
| B. | 濕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
| C. | 臥在地上是因為地面附近氣壓低 |
| D. | 熱空氣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氣體較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錯誤的是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質量(g) | 20 | 2 | 1 | 37 |
反應后質量(g) | 未測 | 32 | 1 | 12 |
A、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反應后物質X的質量為15g
C、反應中Y、Q的質量比為6:5 D、物質Y一定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爆竹聲中一歲除”燃放煙花爆竹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年灰我國許多大、中城市都對煙花爆竹實施了“禁放“或者”限放“,民族文化為什么受到限制,好奇心驅使小明,小強、小亮三位同學,他們決定對煙花爆竹進行展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煙花爆竹燃放時會產生什么氣體?
[查閱資料]我國傳統(tǒng)的黑火藥的標準配方為:硝酸鉀75%、硫磺l0%、木炭l5%,因為黑火藥中的硫磺成分具有著火溫度低、燃速快等性質,因而使黑火藥容易點火,使得在生產過程中硫的使用量過大.
(2)CO2和SO2均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煙花爆竹燃放時會產生CO2和SO2
[實驗過程]他們設計的實驗探究過程如圖1實驗開始前應先檢查 ,再點燃酒精燈,已知2處為從爆竹中取出的少量的火藥,根據實驗設計要求應當還要用到 色的高錳酸鉀溶液和石灰水,則3中應放的是 ,4中應放的是 ,若猜想正確,4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結果證明原猜想正確,
[實驗反思]
(1)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 ,
(2)已知 硬質玻璃管中發(fā)生的反應有S+2KNO3+3C═3CO2+N2+X,則X的化學式為 .該玻璃管中還發(fā)生的反應 (寫化學方程式)搞清煙花爆竹的基本原理和實驗中產生的氣體之后,該興趣小組又利用春節(jié)期間測定市區(qū)某煙花爆竹集中燃放點處二氧化硫的含量
[查閱資料]可用含有一定量碘的溶液測定空氣中的SO2含量,反應方程式是:SO2+I2+2H2O=H2SO4+2HI.
[測定裝置]:甲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
[測定步驟]:
(一) 配制一定濃度的稀碘溶液
(二)二氧化硫含量的測定
(1)將一定濃度、一定質量的稀碘溶液放于洗氣瓶中,并滴入幾滴稀淀粉溶液,此時洗瓶中溶液的顏色為藍色.(淀粉遇碘單質呈藍色)
(2)3位同學分別設計好的裝置來到燃放點,打開a,關閉b用注射器抽取100mL燃放點空氣.再關閉a,打開b,再緩緩推動注射器,將氣體全部推入滴有淀粉的碘水溶液中,重復上述操作多次,直到溶液剛好變成無色,記錄抽氣的次數(shù)
(3)3位同學使溶液剛好變成無色時抽氣的次數(shù)分別為50、60、65次, 次的最接近真實值,另兩位同學不準確的原因為
(4)最終我們通過計算可以確定燃放點的二氧化硫含量是否超標.
[測定反思]
(1)小明經過思考后認為在測定時可將圖3所示的多孔球泡放入洗氣瓶中,你認為加此儀器的好處是 .
(2)小強同學認為:實驗方案需要抽氣的次數(shù)太多,操作麻煩.與小亮討論后,決定對設計的實驗加以調整,以減少抽氣的次數(shù),他們調整的方案可能是 .
(3)三位同學經過對煙花爆竹的研究,明白了國家“禁放”的和“限放”的原因,你認為原因的是
A 減少噪聲污染 B 減少固體廢棄物污染 C 減少大氣污染 D 減少粉塵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質與另外三種有根本區(qū)別的是
A、氫氣用于填充氣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鎂粉用于制作煙花和照明彈 D、銅絲用做電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料子
C、分子、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D、分子是保持體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fā)現(xiàn):鐵絲燃燒沒有火焰,蠟燭燃燒卻有明亮的火焰。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1)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2)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如圖)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態(tài)”或“氣態(tài)”)物質燃燒形成的。
(3)探究二:物質燃燒產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
物質 | 熔點/℃ | 沸點/℃ | 燃燒時溫度/℃ |
石蠟 | 50~70 | 300~550 | 約600 |
鐵 | 1535 | 2750 | 約1800 |
鈉 | 97.8 | 883 | 約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 (填:“溶點”或“沸點”)和燃燒時溫度有關。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 (填:“有”或“沒有”)火焰產生。
(4)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沒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燒時往往會產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數(shù)據見下表。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 )
物質的質量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 | 25g | x | 5g | 5g |
反應后 | 8g[] | 23g | 5g | 8g |
A.x=9g B.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1:1
C.在該反應中,丙物質一定做催化劑 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森林發(fā)生火災時,可以使用爆炸滅火的方法,將滅火彈拋到火場爆炸將火撲滅。關于爆炸滅火原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燒處暫時缺氧 B.爆炸氣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C. 爆炸氣浪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炸起的沙土覆蓋可燃物,隔絕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