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與鹽酸、碳酸鈉、三氧化硫、硫酸鈉、氯化鐵這五種物質均能發(fā)生反應的是


  1. A.
    BaCl2溶液
  2. B.
    Ba(OH)2溶液
  3. C.
    H2SO4溶液
  4. D.
    NaOH溶液
B
分析: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和物質的性質逐項分析,找出符合題意的選擇項.
解答:A、BaCl2溶液與鹽酸、氯化鐵混合時,由于沒有氣體、沉淀和水生成,不能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B、由于Ba(OH)2溶液與碳酸鈉、三氧化硫、硫酸鈉、氯化鐵時有沉淀生成,與鹽酸混合有水生成,反應都能發(fā)生.故B符合題意;
C、H2SO4溶液、鹽酸、三氧化硫、氯化鐵混合時,由于沒有氣體、沉淀和水生成,不能反應.故C不符合題意;
D、NaOH溶液與碳酸鈉混合時,由于沒有氣體、沉淀和水生成,不能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掌握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和常見的酸堿鹽的溶解性規(guī)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揭陽)潛水艇有兩種供氧的裝置,第一種是儲備壓縮氧氣,第二種是在緊急的情況下才使用的過氧化鈉(Na2O2)做供氧劑,小紅同學對過氧化鈉如何做供氧劑產生濃厚的興趣,于是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以下的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
(I)過氧化鈉是用在礦山、坑道、潛水或宇宙飛船等缺氧的場合,將人們呼出的CO2轉換成O2,以供呼吸之用.
(II)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的生成物只有兩種,一種是氧氣,另一種是化合物.
(III)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水分也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
(1)小紅利用下圖的BCDE裝置組合和有關藥品制取并收集氧氣.

若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則B中裝置可采用上圖中的
(填數(shù)字序號,下同);E中裝置可采用上圖中的
③或⑤
③或⑤
;B中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除生成氧氣還生成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質?小紅作出了以下三種猜想:
①是碳酸       ②是氫氧化鈉      ③是碳酸鈉
通過對反應物有關的元素組成的分析,乙同學認為猜想
①②
①②
(填數(shù)字序號)一定是錯誤的,理由是
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都不含氫元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氫元素的碳酸或氫氧化鈉
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都不含氫元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氫元素的碳酸或氫氧化鈉

[進行實驗]小紅通過以下實驗驗證了另一個猜想的正確性,請完成下述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將CO2與Na2O2反應后的固體取少量于試管中,加入
稀鹽酸(或稀硫酸)等
稀鹽酸(或稀硫酸)等
,
把產生的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有大量氣泡產生
有大量氣泡產生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
是正確的
[反思與交流]
①小紅若用圖A來代替B裝置,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氧氣,你是否同意小紅的做法?
(填“是”或“否”)原因:
人呼出的氣體中的水蒸氣也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
人呼出的氣體中的水蒸氣也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

②由此可知道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
2
Na2O2+
2
2
CO2=O2+
2Na2CO3
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雨對爸爸給患病的奶奶購買的“便攜式制氧器”(如圖1),產生濃厚的興趣,他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圖2)和所用的藥品.藥品中甲劑是一種白色顆粒狀固體,作制氧劑;乙劑是黑色固體,作催化劑.

【提出問題】甲劑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過碳酸鈉是白色粒狀固體,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可用于制取氧氣.
【設計與實驗】小雨把甲劑和乙劑帶到實驗室與黃老師共同探究.在老師的指
導下,驗證出甲劑是一種鈉鹽后,小雨接著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用甲劑和乙劑制取并驗證氧氣.
(1)根據(jù)圖2得出: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圖3所示的儀器:
ABCFG或ACEG
ABCFG或ACEG
(填字母),理由是
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2)小雨認為氧氣是由過氧化氫在乙劑催化下產生的,其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乙 
.
 
2H2O+O2
2H2O2
 乙 
.
 
2H2O+O2

【實驗二】檢驗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
檢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步驟一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
步驟二 將步驟一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實驗結論】通過上述實驗,小雨得出甲劑是過碳酸鈉.
【反思與評價】小方認為小雨的結論不夠嚴密,你認為嚴密的結論應該是
甲劑一定含有鈉、碳和氧三種元素(或甲劑可能是過碳酸鈉)
甲劑一定含有鈉、碳和氧三種元素(或甲劑可能是過碳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門頭溝區(qū)一模)小雨對爸爸給患病的奶奶購買的“便攜式制氧器”(如下圖)產生濃厚的興趣,他仔細閱讀說明書,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圖)和所用的藥品.藥品中甲劑是一種白色顆粒狀固體,作制氧劑;乙劑是黑色固體,作催化劑.

【提出問題】甲劑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過碳酸鈉是白色顆粒狀固體,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可用于制取氧氣.
【設計與實驗】小雨把甲劑和乙劑帶到實驗室與黃老師共同探究.在老師的指導下,驗證出甲劑是一種鈉鹽后,小雨接著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用甲劑和乙劑制取并驗證氧氣.
(1)根據(jù)下圖得出:

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上圖所示的儀器:
BCFG
BCFG
  (填字母),理由是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2)裝置連接完畢,裝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的
氣密性
氣密性

(3)如何驗證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簡述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

〔實驗二〕檢驗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步驟一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
有氣泡產生
-
步驟二 將步驟一產生的氣體通乳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實驗結論】通過上述實驗,小雨得出甲劑是過碳酸鈉.
【反思與評價】小方認為小雨的結論不夠嚴密,你認為嚴密的結論應該是
甲劑一定含有NaCO三種元素
甲劑一定含有NaCO三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懷柔區(qū)二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除氧和隔氧
除氧和隔氧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
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xiàn)象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xiàn)象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jié)和意外情況:
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
防止稀鹽酸過量
防止稀鹽酸過量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
使反應充分
使反應充分

③在實驗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出現(xiàn),你認為原因是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④發(fā)現(xiàn)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xiàn)了白色粉末.他們依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對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認為:②可能是
Na2CO3
Na2CO3
; ③可能是
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4)為了進一步研究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取了13.3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適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鹽酸,使其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1)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
(2)和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的質量;
(3)在圖2中畫出以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質量,橫坐標表示鹽酸的質量的關系圖.(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錦江區(qū)二模)(一)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簡寫Vc)說明書部分信息.已知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
(1)Vc中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
9:1
9:1
,Vc的化學式為
C6H8O6
C6H8O6

(2)蜀強的媽媽每天服用該Vc片劑,蜀強建議媽媽可食用西紅柿來代替Vc片.若100g西紅柿含Vc 30mg,則蜀強的媽媽每天食用西紅柿
200
200
g即可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二)用“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測定某純堿樣品中(假定只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稱取6g試樣放在燒杯中并滴入稀鹽酸,當稀鹽酸滴加至36.5g時,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為40.3g(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計算:
(1)A點產生氣體的質量為
2.2g
2.2g
;B點時,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NaCl、HCl
NaCl、HCl

(2)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