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酒精揮發(fā)B.輪胎在烈日下爆裂
C.菜刀生銹D.瓷碗破碎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酒精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輪胎在烈日下爆裂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菜刀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瓷碗破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若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把A、B、C、D四種純凈物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
物質(zhì)ABCD
反應前質(zhì)量g224.521
反應后質(zhì)量g16.902未知
分析填空:(1)反應后D的質(zhì)量9.6g;
(2)該反應的類型是分解反應(填分解反應或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亮菌甲素”的化學式為C12H10O5.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亮菌甲素”由3(填數(shù)字)種元素組成;
(2)“亮菌甲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34;
(3)“亮菌甲素”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7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地溝油中含有一種強烈致癌物黃曲霉素B2(C17H14O6),長期食用會引起消化道癌變.下列關于黃曲霉素B2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黃曲霉素B2是有機化合物
B.黃曲霉素B2由17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gòu)成
C.黃曲霉素B2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17:14:6
D.黃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請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表示
(1)4個硫原子4S.3個硫酸根離子3SO42-.最清潔的燃料H2
(2)Fe表示:a鐵b鐵元素c一個鐵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按要求用化學符號或名稱表示如下)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5個鉀原子5K,3個水分子3H2O,2個硫酸根離子2SO42-,氦氣He,正二價的鎂元素$\stackrel{+2}{Mg}$高錳酸鉀KMnO4,2N表示兩個氮原子,SO2的讀法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實驗課上,為檢驗鎂條能否在N2中燃燒,興趣小組展開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氮化鎂(Mg3N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能和水反應,生成Mg(OH)2和NH3;
【實驗步驟】

①將足量白磷在空氣中點燃后,迅速伸入鐘罩內(nèi),塞緊橡皮塞(圖1);
②待鐘罩內(nèi)水面不再變化時,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與鐘罩內(nèi)液面相平;
③打開橡皮塞,將燃著的螺旋狀鎂條迅速伸入鐘罩內(nèi),塞緊橡皮塞(圖2);
④待鐘罩內(nèi)水面不再變化時,觀察鐘罩內(nèi)壁及表面皿中固體顏色,取少量固體加入水中.
【分析】
(1)步驟①中足量白磷在鐘罩內(nèi)燃燒的目的是除去鐘罩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以便鎂條在氮氣中燃燒;
(2)步驟②中如果不加水至水槽中液面與鐘罩內(nèi)液面相平,會造成什么后果?使鐘罩內(nèi)外氣壓一致,防止空氣進入鐘罩,影響后續(xù)(步驟③)實驗,造成偏差;
(3)步驟③中鎂條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積聚熱量;鎂條劇烈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3Mg+N2$\frac{\underline{\;點燃\;}}{\;}$Mg3N2,反應的現(xiàn)象是鎂帶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產(chǎn)生白色固體
(4)步驟④中鐘罩內(nèi)壁及表面皿中出現(xiàn)淡黃色固體.加入水中,產(chǎn)生白色渾濁及能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3N2+6H2O═3Mg(OH)2+2NH3↑;
【結(jié)論】
鎂能在N2中燃燒,并生成Mg3N2
(5)請你判斷:2.40g鎂條在某密閉容器中完全燃燒,所得固體質(zhì)量可能為CD;
A.3.33g       B.4.00g       C.3.93g       D.3.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一包白色固體粉末,可能由氯化鈉、硫酸銅、硫酸鈉、氯化鋇、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證明其成分,.做如下實驗(如圖所示):

(1)操作①是過濾.
(2)該白色粉末中一定沒有CuSO4、CaCO3(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NaCl.
(3)寫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學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
(4)無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NaCl(填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根據(jù)下列數(shù)型圖象回答:

(1)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為mg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所得溶液中含有的微粒為Na+、Cl-、H+(填微粒符號).
(2)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①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你的依據(jù)為開始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溫度逐漸升高.
②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jié)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3)圖三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a(chǎn)與c的溶解度相交于P點,據(jù)圖回答:
①t1℃時,接近飽和的c物質(zhì)溶液,在不改變?nèi)芤嘿|(zhì)量的條件下,可用升溫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tài).
②將t2℃時,150g a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30g a物質(zhì).
③t1℃時,分別取100g a的飽和溶液和200g c的飽和溶液,各蒸發(fā)10水,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g和ng,則m和n的關系是:m=n.(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