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一次性鑒別稀鹽酸、氫氧化鈉、氯化鈉的物質為( 。
A.鹽酸B.硫酸C.硫酸鈉D.石蕊試劑

分析 根據三種物質與同種試劑反應產生的不同現象來鑒別它們,若兩種物質與同種物質反應的現象相同,則無法鑒別它們.

解答 解:A、鹽酸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氯化鈉不反應,不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現象,故不能鑒別.
B、硫酸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與鹽酸、氯化鈉不反應,不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現象,故不能鑒別.
C、硫酸鈉與鹽酸、氫氧化鈉、氯化鈉均不反應,不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現象,故不能鑒別.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稀鹽酸、氫氧化鈉、氯化鈉分別顯酸性、堿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別顯示紅色、藍色、紫色,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現象,故可以鑒別.
故選:D.

點評 本題有一定難度,在解決鑒別物質題時,判斷的依據是:所選試劑需要與待鑒別的物質反應并出現明顯不同的現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是水受熱蒸發(fā)的微觀示意圖,下列結論不能依據圖示作出判斷的是(  )
A.水分子向各個方向運動B.蒸發(fā)后水分子間隔變大
C.水分子之間有間隔D.加熱后水分子體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實驗室選用如圖中A-G的裝置可以制取氣體

(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H操作的現象溫度升高氣體分子間隔增大,體積增大,氣體膨脹逸出,導管口有氣泡產生.
(2)某同學選用裝置A和F來制取氧氣,請寫出該方法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裝置B和C,其中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其目的是: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管口逸出,與裝置B相比,C裝置的優(yōu)點有: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4)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熟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請寫出該方法制取氨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NH3極易溶于水.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驗室制取氨氣可選用的裝置是AD(填序號);
②若用如圖G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制取的NH3,請把圖中的“導氣管”補畫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化學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煙霧
C.分別蘸有濃鹽酸與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產生白煙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A+B═C+2D的反應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應,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各組物質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gNO3、KNO3、HClB.NaOH、CuSO4、HCl
C.K2SO4、NaCl.Na2CO3D.BaCl2、K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部分含鈣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簡稱氧化物
B.轉化①是氯化鈣溶液中的鈣被置換出來
C.轉化④一定是中和反應
D.轉化⑥可能是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若木條能復燃,說明是氧氣.檢驗一瓶氧氣是否裝滿的方法:將木條帶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空氣、氮氣和氧氣多種氣體的區(qū)分方法:用燃燒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無明顯變化的是空氣,熄滅的是氮氣,木條燃燒更旺的是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物質K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實驗過程中,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KCl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④.
15℃時 100g水$→_{31g}^{加入KCl}$①$→_{6g}^{加入KCl}$②$→_{40℃}^{升高溫度}$③$→_{6g}^{加入KCl}$④
(1)在四種溶液中,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①③(填序號,下同);
(2)四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④;
(3)將溶液④降溫至10℃,此時溶液的質量是13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