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如圖,請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雜質和異味的設備是_____(填字母);
A 過濾池 B 吸附池 C 清水池
(2)檢驗上述所獲取的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常用_____來區(qū)分,生活中可以通過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我國有關部門規(guī)定,經上述過程凈化后進入用戶的飲用水含鐵<0.3 mg·L-1,含銅<1.0 mg·L-1,其中的“鐵、銅”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4)為了保持江河湖海的秀麗,某同學向市政府提出了保護的幾條建議:
①向江河中放養(yǎng)魚蝦,保持生態(tài)平衡; ②清理江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內傾倒垃圾;④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質污染。其中你認為不合理的是(填序號):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其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A.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B.證明CO2密度比空氣的大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咸陽市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種即熱飯盒用混有少量鐵粉的鎂粉與水反應提供熱量,F(xiàn)將該混合物分成四等份,進行如下實驗,其中所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
A | 用磁鐵充分接觸該混合物,磁鐵上吸附有少量黑色粉末 | 用化學方法可以分離鎂和鐵 |
B | 向該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水,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熱,有氣泡產生 | 該氣體一定是氧氣 |
C | 將該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有氣泡產生,反應結束后有固體剩余 | 剩余固體中一定有鐵 |
D | 將該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反應結束后有固體剩余 | 剩余固體中一定有銅,一定沒有鎂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等四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所選擇的方法(或試劑)錯誤的是( 。
A.O2 和N2——燃燒的火柴 B.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加熱
C.食鹽和白糖——觀察顏色 D.H2和CO2——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等四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 是合作發(fā)展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發(fā)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xiàn)化學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酒 B. 紡紗織布 C. 在甲骨上刻文字 D. 用石塊修筑長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于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中,錯誤的是
A. 水通直流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被破壞,形成新的分子
B.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 10mL水與1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水分子的體積減小
D. 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刻舟求劍 B. 滴水成冰 C. 鉆木取火 D. 掩耳盜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葫蘆島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B.硫在空氣中燃燒:
C.鐵在氧氣中燃燒:
D.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圖中A、B、 C、 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E是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 D四種粒子共表示_____種元素。
(2)A. B. C. D中表示的陽離子符號為_____。
(3)D中X=_____。 E中銀元素的質子數為_____,一個銀原子質量是一個C-12原子質量的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