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和鐵,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H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
    甲代表鋅、乙代表鐵
  2. B.
    甲的反應速度比乙快
  3. C.
    反應消耗等質量的硫酸
  4. D.
    與鐵反應的稀硫酸可能恰好用完
D
A.從圖示可以看出,從斜線可以看出同一時間內乙產生的氫氣多,說明乙的金屬活動性要比甲強,金屬活動性Zn>Fe,故A說法錯誤;
B.從圖示可知,從斜線可以看出同一時間內乙產生的氫氣要比甲多,即乙的反應速度要比甲快,故B說法錯誤;
C. 由圖示可知,最后生成氫氣的質量不同說明消耗酸的質量不同,因為氫氣來源于酸中的氫,故C說法錯誤;
D.等質量的鋅和鐵兩種金屬,與等體積等濃度的酸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說明酸是足量的,通過化學方程式可知等質量的鋅和鐵與足量的酸反應金屬鐵消耗的酸多,故D說法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金屬,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H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活動性比乙強B、甲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定比乙小C、反應消耗等質量的硫酸D、反應消耗等質量的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塘沽區(qū)一模)金屬材料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
(1)圖1A是金屬的一個應用實例,其利用金屬的主要性質是
導熱性
導熱性
;圖2B是兩塊金屬片相互刻劃后,在純銅片上有明顯的劃痕.由此可得到的結論是
黃銅比純銅的硬度大
黃銅比純銅的硬度大

(2)如圖2四個實驗中,鐵釘最易生銹的是
A
A
(填字母).
(3)寫出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與赤鐵礦冶煉生鐵的化學方程式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4)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鐵兩種金屬,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氫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曲線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AB
(填字母).
A.甲是鐵,乙是鋅
B.鐵消耗硫酸的質量比鋅大
C.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小于鐵的質量
D.充分反應后,稀硫酸一定都有剩余
(5)將一定量鐵粉加入到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明顯現(xiàn)象,則濾渣和濾液中溶質的組成可能為
ABCD
ABCD
 (填字母).
選項 濾渣 濾液
A 銅和銀 Fe(NO32和Zn(NO32
B Cu(NO32、Fe(NO32和Zn(NO32
C 銅和銀 Cu(NO32、Fe(NO32和Zn(NO32
D AgNO3、Cu(NO32、Fe(NO32和Zn(NO32
E 銅和銀 AgNO3、Cu(NO32、Fe(NO32和Zn(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白下區(qū)一模)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金屬粉末(甲、乙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H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金屬,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反應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屬都為+2價).產生H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
(1)用銅制電線主要是利用銅具有良好的
導電
導電
性.
(2)人們常用“銅墻鐵壁”來形容物體的堅固.但鐵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各種反應,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Fe+2O2
 點燃 
.
 
Fe3O4
3Fe+2O2
 點燃 
.
 
Fe3O4

(3)鐵制品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
水和氧氣
水和氧氣
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防止鐵制欄桿銹蝕的一種方法是
刷漆
刷漆

(4)根據(jù)如圖甲所示回答:濾渣中一定有的金屬是
Fe和Cu
Fe和Cu
,濾渣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5)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鐵兩種金屬,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氫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AB
.(填字母序號)
A.甲是鐵,乙是鋅
B.鐵消耗硫酸的質量比鋅大
C.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小于鐵的質量
D.充分反應后,稀硫酸一定都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