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 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
C.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D. d點存在的金屬有Ag和Cu兩種
【答案】B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Cu>Ag,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與兩種溶質依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銀的過程是溶液質量減少的過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銅的過程是溶液質量增加的過程;
A、在a點時,硝酸銀沒有全部參加反應,溶液中含有硝酸銀、硝酸銅和生成的硝酸鋅,溶質是三種,錯誤; B、c點時硝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只有硝酸鋅,正確;C、b~c段是硝酸銀全部參加反應完后鋅和硝酸銅反應的過程,因此滴加稀鹽酸,不會產生沉淀,錯誤;D、取d點時鋅過量,固體中含有Ag、Cu和過量的Zn,錯誤。故選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M為生活中常見物質。X為單質,其余為化合物,Y為光合作用的產物,D常溫下為液體。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轉化關系及反應條件未標出),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2)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該反應將_________能轉化成_________能。
(3)實驗室檢驗C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該反應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
(2)已知HClO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則氯氣和氫氧化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若X是稀鹽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 若X是稀鹽酸,b可能是氧化鐵
C. 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單質
D. 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傾斜錐形瓶使稀鹽酸與固體接觸發(fā)生反應,瓶內氣壓的變化如坐標圖所示。
(1)1 g碳酸鈣完全反應后,可制得______g 二氧化碳。
(2)對比分析坐標圖中的_______點,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乙的飽和溶液過濾,能得到不飽和溶液
B. t1℃時,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
C. t2℃185g甲溶液降溫至t1℃時,能析出49g晶體
D. 將26%的甲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鹽酸至過量 | B.某溫度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C.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鎂粉 | D.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該裝置_____(選填“能”或“否”)用于實驗室制取氫氣。
(2)研究顯示:O2的體積分數大于36%時就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O2驗滿時采用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方法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為了收集一瓶較純凈的O2,最好采用_______集氣法。
(3)將收集到的氧氣用來做鐵絲燃燒的實驗,如裝置B,但該裝置存在缺陷,你改進的措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藍色溶液B中陽離子只有Cu2+
B.無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體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體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