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組用如圖的實驗來證明空氣的組成.實驗步驟是:先用夾子夾緊橡皮管;點燃燃燒匙里的物質(zhì);將燃燒匙插入集氣瓶,并塞上塞子;燃燒完畢后,冷卻,打開夾子.
(1)寫出燃燒匙里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實驗中的現(xiàn)象為
 
,打開夾子水進入
 
,約占
 

(3)如果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的氧氣體積含量低于21%,這可能是哪幾種原因造成的?
 

(4)燃燒結束后,集氣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本實驗可推知,氮氣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是什么?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1)紅磷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根據(jù)反應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根據(jù)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瓶內(nèi)的壓強的變化等分析回答;
(3)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實驗的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4)集氣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根據(jù)水進入集氣瓶,紅磷熄滅等分析氮氣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
解答:解:(1)紅磷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2)紅磷燃燒是生成了大量的白煙,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體,消耗了氧氣,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打開夾子水進入集氣瓶,約占空氣體積的
1
5

(3)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的氧氣體積含量低于21%,可能的原因有: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未等到裝置冷卻到室溫就打開了夾子等.
(4)根據(jù)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可知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該實驗的現(xiàn)象:水并沒有充滿整個集氣瓶;過量的紅磷不能在其中繼續(xù)燃燒,可推斷氮氣難溶于水和化學性質(zhì)不與紅磷反應的結論.
故答案為:(1)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2)紅磷燃燒,生成了大量的白煙,集氣瓶,空氣體積的
1
5
;(3)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未等到裝置冷卻到室溫就打開了夾子等.(4)物理性質(zhì):無色、不易溶于水; 化學性質(zhì):氮氣不與紅磷反應.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用紅磷測定空氣組成的實驗原理、操作、現(xiàn)象、結論和注意事項,難度不大.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即可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
A、水結成冰-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
B、氣體受熱膨脹-分子間間隔變大
C、濕衣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D、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于制取氧氣的方法有:

a、加熱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粉末;
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
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chǎn)生水和氧氣.
(1)寫出指定的儀器名稱
 
 
 

(2)請仔細分析裝置A的特點,推測其所用的制氧氣的方法是
 
(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氣應該選用裝置
 
(填“A”或“B”).為檢驗裝置B中氧氣是否收集滿,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
 
,這是利用了氧氣
 
的性質(zhì).
(4)利用裝置B制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5)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結束時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的原因是
 

(6)若選用A裝置支取氧氣,試驗結束后,應先
 
,然后
 
,否則產(chǎn)生的后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我能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號);
(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的粒子是
 
(填序號).
(3)隨著“神舟六號”的發(fā)射成功,我國還將發(fā)射繞月探測衛(wèi)星.其任務之一是尋找一種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個中子和兩個質(zhì)子構成的,其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
 

(4)我國科學家陳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氣壓條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屬鈉反應產(chǎn)生金剛石和碳酸鈉(Na2CO3),合成的金剛石最大達1.2mm,完全可以滿足工業(yè)用途.嘿嘿,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我也能寫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下列圖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a
 
;b
 

(2)實驗室中,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用
 
(填標號),選擇該裝置的依據(jù)是
 
;收集氧氣可選用裝置
 
(填標號),原因是
 
;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實驗室中,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用
 
(填標號),選擇該裝置的依據(jù)是
 
.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①空氣,②四氧化三鐵,③鐵粉,④二氧化碳,⑤氧氣,⑥金剛石,⑦澄清石灰水,⑧臭氧,八種物質(zhì).(填序號)
(1)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屬于單質(zhì)的是
 

(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3)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按如圖所示裝置,在錐形瓶中盛濃硫酸,在分液漏斗中裝入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讓水滴入錐形瓶中.你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
 
,為安全起見,稀釋濃硫酸時,將
 
沿著燒杯壁慢慢地注入
 
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2)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時,如果先將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把NaOH溶液滴在pH試紙上,則測得的結果與NaOH實際的pH比較
 
(填“偏低”或“偏高”或“相等”)
(3)對于硫酸而言,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強.常溫下,10%的稀硫酸的pH
 
(填“>”、“=”或“<”)2%的稀硫酸的pH.若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可采取的方法有(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復習時,常用專題探究的方法學習常見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與制取,課堂上老師引導我們回顧了幾個探究實驗.
探究1:研究常見物質(zhì)組成

如圖1A、B、C都是研究物質(zhì)組成的實驗.從研究方法得知,A實驗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內(nèi)的
 
,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來推測空氣里氧氣含量的.B實驗是通過證明生成物的
 
來推斷水的組成的.而C實驗與
 
(填實驗代號)實驗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酸堿中和
如圖2所示,小田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田從燒杯中取了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她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
(1)你認為她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2)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你根據(jù)學習用化學用語完成下列填空:
(1)將固體碘放入酒精中形成溶液的溶質(zhì)是
 
;
(2)氯化鈉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
(3)將鐵粉放入過量硫酸銅溶液中方程式為
 
;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為
 

(4)飽和的石灰水溶液放置較長時間后(若水沒有減少),表面形成一層白膜,該反應的原理是:
 
,放置一段時間后的溶液
 
(填“是“或“否”)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