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反應的實驗.
(1)實驗室要配制10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需要取用
 
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并需加入
 
g水.
(2)佳秋同學在實驗前,忘了往燒杯內(nèi)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指示劑,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硫酸后,觀察不到明顯現(xiàn)象,無法判斷該中和反應進行的程度.于是她取出少量反應后燒杯中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她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此時燒杯中的溶液恰好呈中性”的結論.
①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志明認為佳秋的結論不準確,他認為溶液還可能呈酸性,理由是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提出了以下方案,請你填寫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振蕩
 
燒杯中的溶液呈
 
③為驗證志明同學的猜想,你還可以用
 
進行檢驗.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溶液的酸堿性測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用濃溶液加水配制稀溶液,在稀釋的過程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計算;
(2)①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②根據(jù)酚酞試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為無色分析;若完全反應則溶液呈中性,若不是恰好完全反應,則呈酸性,因此可以從檢驗反應后的溶液中是否含酸著手設計實驗即可;
③根據(jù)酸可以和碳酸鹽反應產(chǎn)生氣泡設計實驗.
解答:解:(1)由于溶液在稀釋的過程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因此需要濃溶液的質(zhì)量為:
1000g×9.8%
98%
=100g,則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1000g-100g=900g;故填:100g;900g;
(2)①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故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
②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酚酞試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為無色,故無法判斷是否恰好完全反應;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從檢驗反應后的溶液中是否含酸著手設計實驗,選擇的試劑可以是紫色石蕊;
故答案為:酚酞試液在酸性溶液也顯無色;
實驗方法 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石蕊顯紫色 中性
③在檢驗溶液是否呈中性或酸性時也可以用碳酸鈉等物質(zhì),當加入碳酸鈉時,若有氣泡產(chǎn)生的,則說明不是恰好完全反應;若沒有氣泡產(chǎn)生,則說明是完全反應;
故填:碳酸鈉溶液.(合理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了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的中和反應的程度,設計實驗時,可以從反應后的產(chǎn)物和其有關的性質(zhì)著手;要求學會檢驗酸堿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可行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化學實驗中,將用剩的藥品應該( 。
A、放回原瓶
B、倒入廢液缸
C、交回集中處理
D、以上方法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蛋糕等食品包裝中的除氧劑是一種黑色粉末狀的固體,失效后帶有紅褐色.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其主要成分,將一包未變質(zhì)的除氧劑分成兩份:一份加入稀鹽酸中,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chǎn)生;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變淺綠色,固體逐漸變紅.請回答:
(1)該除氧劑的主要成分是
 
;
(2)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反應基本類型均為
 
反應.
(3)為了驗證上述推斷是否正確,可以用到一種物理方法,即
 
;
(4)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有
 
                                                
 A.凡是能與氧氣反應的固體物質(zhì)均可作為食品的除氧劑                                  
 B.該除氧劑不可用于牛奶果汁等飲料的保鮮                                            
 C.米飯蛋糕等食品的腐敗變質(zhì)屬于緩慢氧化                                             
 D.一些食品包裝袋中放置小包生石灰,主要目的也是用來吸收食品袋中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蘇打(主要成分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品牌小蘇打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了以下實驗:稱量樣品置于燒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物   質(zhì) 樣    品 消耗稀鹽酸質(zhì)量 反應后溶液質(zhì)量
質(zhì)量(g) 9 75.4 80
試計算:樣品中的NaHCO3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常通過控制實驗條件,對比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根據(jù)表中內(nèi)容填空.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實驗一:驗證
質(zhì)量守恒定律
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由此無法驗證.
為達到實驗目的,應對該實驗做出的
改進是
 
實驗二:驗證
燃燒條件之一
加熱片刻后,a中棉花燃燒,b中棉花
不燃燒;由此可驗證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實驗三:驗證
合金硬度比純金屬高
看到
 

由此可以證明合金硬度比純金屬高.
實驗四:驗證
酚酞試液變紅與OH-有關
在b中加入
 

振蕩,a中酚酞變紅,b中酚酞不變色;
由此可以驗證酚酞試液變紅與OH-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課外活動小組,欲測定一待旅游開發(fā)的巖洞內(nèi)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假設洞內(nèi)空氣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氣體).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樣.他們準備從巖洞的底部取樣,請你設計用廣口瓶從洞中取回一瓶空氣樣品的方法:
 
;
(2)測定用150mL的注射器從廣口瓶中抽取100mL氣樣,按上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若乙裝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且實驗結束后,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為99mL,此數(shù)據(jù)是
 
的體積數(shù)(用序號填寫)
A.二氧化碳B.氮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    C.空氣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氣體
(3)計算:洞底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為
 
;
(4)實驗中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電纜廠為了節(jié)約成本,增加效益,決定對生產(chǎn)中的廢電線和碎線頭進行回收利用.已知電線的絕緣皮是聚氯乙烯,線芯是銅.為了回收銅,同時得到硫酸亞鐵,設計了如下回收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試回答:
(1)寫出A、B的化學式:A
 
B
 

(2)純銅在
 
中(填“金屬1”或“金屬2”).
(3)你認為方案
 
好,理由是
 

(4)寫出方案一中生成藍色溶液的化學方程式
 

(5)金屬礦物的儲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請你舉出保護金屬資源的兩條有效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可知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
 
,核外有
 
個電子層,最外層上有
 
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這種原子容易
 
電子,該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化學性質(zhì)
 
 (“穩(wěn)定”或“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沒有變化,其原因可能是:
 
,甲同學說二氧化碳氣體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也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碳,他的觀點是否正確,請闡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