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小明同學在用量筒量取 20 毫升水時,仰視讀數(shù)造成誤差,則所量取水的實際體積是_____20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注意節(jié)約藥品。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取____,固體只要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老鼠藥!老鼠藥!老鼠吃了好睡覺!“毒鼠強”(化學式 C4H8NS2O8 ) 是一種劇毒物質(zhì),誤食易中毒造成人員傷亡。
(1)毒鼠強是由____種元素組成;
(2)每個毒鼠強分子由_____個原子構(gòu)成;
(3)“毒鼠強”中氮、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
(4)毒鼠強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除去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的方法,正確的是
A. CO2 (CO)——點燃
B. MnO2粉末(KC l)——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C. FeSO4溶液(CuSO4)——加人足量鋅粉、過濾
D. CuO(C粉)——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蝦青素(C40H52O4)是一種具有極強的抗腫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質(zhì),可增強動物免疫能力。下列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蝦青素是由三種原子構(gòu)成的
B. 蝦青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40:52:4
C. 蝦青素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
D. 蝦青素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nèi)的紗網(wǎng),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是___________;
(2)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3)在農(nóng)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___________可檢驗井水是否為硬水;
(4)下列節(jié)水措施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A.農(nóng)業(yè)上改大水漫灌為滴灌 B.用淘米水澆花
C.用大量的水沖洗汽車 D.使用節(jié)水龍頭
(5)硬水給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不便,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方法把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符號表示:
(1)2個氧分子_______________ ; (2)3個鎂離子 ______________ ; (3)4個碳酸根離子_____________; (4)鈉原子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味精是調(diào)味的好助手,但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人體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C5H9O4N)對人體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當味精攝入過多時,人會出現(xiàn)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癥狀。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填寫以下空白:
(1)谷氨酸屬于無機物還是有機物;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
(2)谷氨酸中C、O元素的質(zhì)量最簡整數(shù)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經(jīng)過學習我們可以初步認識到:化學反應的快慢、現(xiàn)象等與反應物量的多少、反應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請各舉一例說明:
① 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__________
② 反應物的量不同,反應現(xiàn)象可能下同:__________
(2)化學反應有多種類型,氧化反應是化學反應中的一種。氧化反應又分為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兩種。請你舉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緩慢氧化的事例。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溶液中溶質(zhì)或溶劑的名稱。
(1)石灰水中的溶質(zhì)______。 (2)鹽酸中的溶質(zhì)________。
(3)稀硫酸的溶質(zhì)__________。(4)硫酸銅溶液中溶劑_________。
(5)醫(yī)用酒精中的溶質(zhì)__________。 (6)碘酒中的溶質(zhì)__________,溶劑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