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25084  25092  25098  25102  25108  25110  25114  25120  25122  25128  25134  25138  25140  25144  25150  25152  25158  25162  25164  25168  25170  25174  25176  25178  25179  25180  25182  25183  25184  25186  25188  25192  25194  25198  25200  25204  25210  25212  25218  25222  25224  25228  25234  25240  25242  25248  25252  25254  25260  25264  25270  25278  211419 

科目: 來源:云南省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小李和小高同學用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做中和反應的實驗,為了能夠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他們先向盛裝10mL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不斷攪拌。
(1)滴加稀硫酸的過程中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他們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zhì),請你寫出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他們對該瓶氫氧化鈉溶液的變質(zhì)情況進行探究
【猜 想】猜想一:全部變質(zhì) 猜想二:部分變質(zhì)
【實驗探究】他們按下列實驗方案進行探究,請你幫他們把下表補充完整:(溫馨提示:氯化鋇溶液呈中性)
【反思與評價】小李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可用氫氧化鋇溶液代替氯化鋇溶液,也能證明猜想二成立,你認為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一定是稀鹽酸
B.可用適量的硝酸鋇溶液,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鈉,得到純凈的氯化鈉
C.要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混合物的方法
D.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實施和評價。
①方案一:測定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小于7。
結(jié)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_______過量。
②方案二: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圖示實驗步驟,概括方案要點)
結(jié)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兩個方案在設(shè)計思想上的相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為了進一步獲取稀H2SO4與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jù),依據(jù)中和反應是___________(選填“放熱”、“吸熱”或“無熱量變化”)的反應,采用同溫下的稀H2SO4與NaOH溶液進行實驗,整個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定溶液溫度_______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云南省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下圖是同學們探究過的三個重要實驗,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測定空氣中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和____________。排除了氣密性不好等因素外,過量紅磷燃燒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_________(填”“仍有”或“沒有”)殘余的氧氣。
(2)圖2是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①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②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圖3是硫酸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某同學在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用滴管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再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此時燒杯中的溶質(zhì)(除酚酞外)可能有兩種情況:
①溶質(zhì)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
②溶質(zhì)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在校外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了下列一些現(xiàn)象,你認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生產(chǎn)農(nóng)作物時,農(nóng)民按國家標準適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
B.大量的農(nóng)作物秸稈就地焚燒
C.城市的“地溝油”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作為化工原料
D.一些農(nóng)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在做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圍繞鹽酸所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等問題進行了探究。
【實驗一】(1)用pH試紙測定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用_______(填一種儀器名稱)醮取溶液沾在pH試紙上,再把pH試紙顯示的顏色與___________對照。當測得溶液的pH_______7時(填“>”、“=”或“<”),說明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實驗二】用無色酚酞試液作指示劑進行如下實驗:
(2)指出(或改正)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上述實驗結(jié)論是否可靠,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三】用溫度計測反應中溶液溫度變化:向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10%的鹽酸(室溫下),反應中溶液溫度的變化如下:
(4)如下圖所示,溫度計的位置正確的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5)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體積最接近于_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廣泛的應用。在一次化學探究活動中,同學們用一定體積10%的鹽酸溶液和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繪制出溶液的pH隨所滴加溶液體積的變化而變化的關(guān)系曲線(如下圖)。
(1)根據(jù)曲線圖可以判斷該實驗是__________(填序號)。
A. 向鹽酸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B.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鹽酸
(2)當?shù)稳氲娜芤后w積為_________mL時,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放在蒸發(fā)皿中加熱蒸發(fā),得到的固體是__________。
(3)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同學們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了溶液的溫度與加入液體的體積變化關(guān)系曲線,如下圖所示:
①從加入溶液的量在2~10mL之間曲線圖,可以推斷中和反應是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根據(jù)曲線圖,加入溶液的量在10~20mL之間時,溶液的溫度下降的一種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請你設(shè)計一套實驗方案驗證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溶液發(fā)生了中和反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黑龍江省中考真題 題型:填空題

請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為促進作物生長,增強農(nóng)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應施加的化肥種類是________。
(2)吃柑橘等水果主要為人體補充的營養(yǎng)素是_________。
(3)為改良酸性土壤,可施用適量的堿是________(填俗稱);用化學方程式說明這種堿的溶液放置在空氣中變質(zh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5 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小華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中和反應實驗,反應后為確定鹽酸和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中和,他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jié)論。

(1)請簡述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___________;
(2)小亮認為小華的結(jié)論不正確,他認為除了“恰好中和”外還有第二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______;
(3)請你另外設(shè)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選擇甲、乙中的一個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中考真題 題型:單選題

一些國家試用碳酸水澆灌某些植物,這樣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調(diào)節(jié)土壤pH,改良堿性土壤
B.調(diào)節(jié)土壤pH,改良酸性土壤
C.促進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