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明家購買了一瓶白醋,標簽上注明醋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5%。小明想,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請你與小明一起,用有關(guān)化學知識,定量測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提出問題】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實驗原理】
(1)醋酸屬于 __ (“有機”或“無機”)酸,能與 ____ (填物質(zhì)類別)發(fā)生中和反應。
(2)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醋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3)在混合溶液中,當醋酸和氫氧化鈉完全中和時,再增加1滴氫氧化鈉溶液,溶液就呈堿性,而1滴氫氧化鈉溶液約為0.05 mL,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很小,可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1)用 取10.0 mL白醋(密度近似為1.0g/ mL),倒入燒杯中,再加入20 mL蒸餾水稀釋。
(2)量取45.0 mL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近似為1.0 g/ mL),用膠頭滴管吸取該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釋后的白醋中,同時不斷地攪拌燒杯中的溶液。滴至恰好完全反應,剩余氫氧化鈉溶液5.0 mL。
【交流反思】
(1)在實驗步驟(1)中,加適量水稀釋白醋,對實驗結(jié)果 (“有”或“無”)影響?為什么? 。
(2)在實驗步驟(2)中,小明如何確定醋酸和氫氧化鈉已完全中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解釋與結(jié)論】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判斷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是”或“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請你根據(jù)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下列編號儀器的名稱:G 、H ;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可以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
(3)硫化氫是一種有毒氣體,其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氫硫酸。實驗室通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 。請在右邊方框中補畫出收集硫化氫氣體的裝置并用箭頭表示氣體的進出方向。
(4)收集氣體后,為防止多余的硫化氫氣體逸出到空氣中,應采取的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種碳酸鹽的礦石,其主要成分為BaCO3和CaCO3,這兩種鹽有相似的性質(zhì),如:都難溶于水;高溫煅燒都可以分解成為氧化物;都能與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鹽。鋇和鈣元素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也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但氫氧化物溶解度有一定的差異,下表所示的是兩種氫氧化物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 溶解度/g 物質(zhì) | 0 | 40 | 80 |
| 0.187 | 0.141 | 0.094 |
| 1.67 | 8.22 | 101.4 |
為除去礦石中的CaCO3得到較純凈的BaCO3,某同學根據(jù)上述信息,對礦石樣品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四步處理。
(1)寫出實現(xiàn)上圖各步轉(zhuǎn)化過程中的實驗方法(分別填寫反應條件、所加試劑、操作方法等)。
① ② ③ ④
(2)寫出第②步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取一小塊紅色石塊A,粉碎后對其成分進行實驗探究,實驗記錄如下圖所示。
請你根據(jù)實驗推斷:A中含有的原子團是 (寫離子符號)。
B中肯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 (寫化學式)。
寫出實驗中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為了選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某實驗小組取等量的碳酸鹽和足量等濃度的酸,設(shè)計了以下四種反應物組合進行探究實驗,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
|
(1)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他們決定選擇大理石與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他們不選擇①和④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 ___ ; 。
(2)探究結(jié)果說明,影響碳酸鹽與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幾點寫幾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鹽水主要是含氯化鈉,此外還含有較多硫酸鈉,以及少量的氯化鈣和氯化鎂。
上述幾種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如下表: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鈉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硫酸鈉 | 4.5 | 9.6 | 20.2 | 40.8 | 48.4 | |
氯化鈣 | 59.5 | 65.0 | 74.5 | 100 | 116 | |
氯化鎂 | 52.9 | 53.8 | 54.8 | 56.0 | 58.0 |
(1)在同溫下,溶解度最大的物質(zhì)是_______。
(2)根據(jù)所提供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畫出氯化鎂的溶解度曲線;
(3)從溶液中獲得硫酸鈉晶體適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30℃時,100g氯化鈣飽和溶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課外小組的同學研究的課題是測定貝殼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他們?nèi)?5g貝殼粉碎后放入燒杯中,向杯中倒入稀鹽酸,當?shù)谷?00g稀鹽酸后發(fā)現(xiàn)不再產(chǎn)生氣泡,并測得燒杯內(nèi)固體和液體總質(zhì)量為120.6g (雜質(zhì)不反應)。求貝殼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研究酸雨的危害時,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酸雨能腐蝕自然界中的哪些物品呢?
[設(shè)計實驗]實驗1:如圖,硫在氧氣中燃燒,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出現(xiàn)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按正確操作,反應后向瓶中倒入蒸餾水,振蕩,使SO2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一段時間后,亞硫酸與氧氣反應生成硫酸,有關(guān)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2:將所得硫酸型酸雨溶液分成三等分,分別向其中加入如下物質(zhì),并觀察到如下現(xiàn)象:
所得溶液 | 加入的物質(zhì) | 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 |
1份 | 植物樹葉和果皮 | 樹葉和果皮被腐蝕 |
2份 | 鎂條和鐵絲 | 有氣泡產(chǎn)生 |
3份 | 石灰石和水泥殘片 | 有氣泡產(chǎn)生 |
[反思與交流](1)酸雨不僅能腐蝕大理石雕像(如圖),還能腐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學提出制取CO2時,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為什么硫酸型酸雨能腐蝕大理石雕像呢?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中有許多細小的石子,有人說酸雨還能加劇“溫室效應”,這種說法的依據(j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與應用]怎樣防治酸雨產(chǎn)生,請你提出兩點建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教材中有關(guān)《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試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左盤錐形瓶口在白磷點燃后要塞緊瓶塞,原因是
;
(3)在實驗設(shè)計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癟氣球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結(jié)束后(錐形瓶已冷卻到室溫),發(fā)現(xiàn)瓶中白磷過量,為了防止白磷在空氣中燃燒,將錐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滿水的水槽中(如圖,瓶口貼緊水面),拔下瓶塞, 發(fā)現(xiàn)水進入錐形瓶中,則進入瓶中的水占錐形瓶的容積的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下列儀器和高錳酸鉀、氯酸鉀、石灰石、二氧化錳、稀鹽酸五種藥品及木塊、火柴等實驗用品。某同學想利用這些儀器和藥品制取某種常見的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氯酸鉀法制取氣體時,缺少的儀器是______,用高錳酸鉀制取氣體時不僅缺少上述提到的儀器,還缺少用品________,沒有這種用品會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制取大量的某種常見氣體,在制取時并能控制反應的速率,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標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