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GM玉米應該被明令禁止 野生動植物保護團隊要求明令禁止種植一種新的基因改造(GM)玉米。 這種GM玉米被設計成不會受到一種新強力除草劑的影響,但是這種新出的手機也會殺死傳統(tǒng)的玉米,也會殺死長在玉米田中的大部分野草。 環(huán)保人士說,雜草是一些小動物,特別是昆蟲的食量,使用新的除草劑與GM玉米將會對環(huán)境有害。支持使用GM玉米的人士則說,科學研究也顯示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 |
上述文章提及的科學研究的細節(jié)如下:
隨機在全國各地200處地方種植玉米。
每塊玉米田被一分為二。其中一半種植基因改造(GM)玉米并使用新的強力除草劑,另一半則種植傳統(tǒng)玉米及施用傳統(tǒng)除草劑。
在施用新除草劑的GM玉米田中所找到的昆蟲數(shù)量與施用傳統(tǒng)除草劑的傳統(tǒng)玉米田中所找到的昆蟲數(shù)目大致相同。
(1).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是種子中最需要的結構。下圖是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玉米胚的結構應包括
A.胚芽、胚軸和胚根
B.胚乳、胚芽、胚軸和胚根
C.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
D.胚乳、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
(2).科學家將抗除草劑基因引入玉米,從而研制出抗除草劑的GM玉米。這種技術屬于
A.克隆技術 B.組織培養(yǎng) C.雜交技術 D.轉基因技術
(3).下列有關GM玉米變異及其產(chǎn)生原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可遺傳變異,因為轉入了抗除草劑基因
B.可遺傳變異,是強力除草劑誘導發(fā)生的
C.不可遺傳的變異,可能是土壤的原因
D.不可遺傳的變異,可能是昆蟲的原因
(4).文中進行研究:“每塊玉米田被一分為二。其中一半種植基因改造(GM)玉米并使用新的強力除草劑,另一半則種植傳統(tǒng)玉米及施用傳統(tǒng)除草劑。”該實驗設計的不嚴謹之處是
A.不符合等量對照實驗原則 B.不符合平行重復原則
C.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 D.不符合隨機原則
(5).有科學家擔心,由于這種GM玉米不會受新強力除草劑的影響,從而使農(nóng)民大量、反復使用強力除草劑,導致雜草的抗藥性增強,這種雜草同樣會影響農(nóng)作物的生長。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強力除草劑會導致雜草抗藥性增強原因的是
A.雜草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
B.強力除草劑的使用使雜草發(fā)生了抗藥性的定向變異
C.只有對強力除草劑具有抗藥性的雜草才能生存下來
D.雜草抗藥性增強是強力除草劑對雜草定向選擇的結果
【答案】(1)C(2)D(3)A(4)C(5)A
【解析】(1)單子葉種子和雙子葉種子都包括胚,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四部分。 (2)轉基因技術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培育出轉基因生物。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動植物性狀,培育新品種.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體培育出人類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醫(yī)藥、食品等方面。經(jīng)轉基因技術修飾的動植物在媒體上常被稱為“轉基因動植物。 所以科學家將抗除草劑基因引入玉米,從而研制出抗除草劑的GM玉米。這種技術屬于轉基因技術。(3)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zhì)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GM玉米是基因改造而成的,所以可遺傳變異,因為轉入了抗除草劑基因。(4)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設計原則: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tài),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所以該實驗設計的不嚴謹之處是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5)雜草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與強力除草劑會導致雜草抗藥性增強無關。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我國目前有22個國家級濕地公園,長沙石燕湖濕地公園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屬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特點的是
A. 濕地是在多水和過濕的環(huán)境條件下形成的
B. 沼澤是最典型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C. 濕地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D. 濕地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E分別表示相關的細胞、器官或系統(tǒng),a-h分別表示某種生理過程,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示體內(nèi)物質(zhì)排出體外的過程中,不屬于人體排泄途徑的生理過程是______(填圖中相關字母)。
(2)若通過d過程排出的液體中檢測出了較多的紅細胞,可推測認為是參與______(填圖中相關字母)過程的相關結構出現(xiàn)病變所致。
(3)圖示發(fā)生在C系統(tǒng)內(nèi)的氣體交換過程是通過______作用實現(xiàn)的。
(4)A中淀粉通過b過程后,B中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的含量將明顯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李麗同學用顯微鏡先后在視野中看到了下列不同的物像效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A.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
C.把牙簽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均勻地涂抹幾下
D.蓋上蓋玻片
E.滴加碘液染色
其中錯誤的是______(填字母),請修改此步驟:______。
(2)圖中①②③④是李麗同學在觀察中看到的圖像,請根據(jù)圖像特點,按照圖像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序:______!
(3)觀察效果由③變成④,他應調(diào)節(jié)顯微鏡的__(填字母序號)。要使觀察效果由④變成②,他應該轉動__,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
(4)在觀察過程中,無論她怎樣努力,都不會看到下列__選項(填字母)所代表的結構。
A.細胞膜和細胞質(zhì) B.細胞壁和液泡
C.細胞質(zhì)和細胞核 D.細胞核和細胞膜
(5)用10×目鏡和40×物鏡觀察該細胞時,看到的細胞被放大了__倍;如果把物鏡換成25×,那么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細胞數(shù)目會__(填“增多”或“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丙是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顯微鏡下一般觀察不到的結構是[]__。
(2)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前,需向載玻片上滴加__。
(3)使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如在視野中已經(jīng)找到要觀察的物像,可以調(diào)節(jié)顯微鏡的[]__,使物像更加清晰。如要觀察的物像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應將裝片向__移動,使之位于視野的中央,便于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Ⅰ.請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人類的能卷舌是由顯性基困決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是由隱性基因決定,用r表示,現(xiàn)在有一對夫婦,父親能卷(Rr),母親不能卷舌(rr)。試根據(jù)遺傳過程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⑤⑥中填的分別是
A. R ,rr,Rr B. R,Rr,rr C. r,rr,Rr D. r,Rr,rr
【2】子代④⑤⑥⑦的性狀依此是
A. 卷舌,卷舌,不卷舌,不卷舌 B. 卷舌,不卷舌,卷舌,不卷舌
C. 不卷舌,卷舌,不卷舌,卷舌 D. 不卷舌,不卷舌,卷舌,卷舌
【3】子女中卷舌與不卷舌的比值為
A. 1:2 B. 2:1 C. 2:0 D. l:1
【4】若某家庭中父親卷舌(RR).母親不卷舌(rr)。則他們所生的子女基因組成有
A. 1種 B. 2種 C. 3種 D. 4種
【5】44小題中,所生子女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有
A. 1種 B. 2種 C. 3種 D. 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jù)圖回答:
(1)圖A→C的過程為__.
(2)圖A→B的過程為__.
(3)圖A→D的過程為__.
(4)圖中B、C、D都屬于__,原因是:它們都是由許多__相似,__和__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5)圖中的B屬于__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生長的中后期,若遭遇陰雨伴隨大風天氣,可使小麥發(fā)生倒伏,造成減產(chǎn)。此時期多施加哪種肥料可減少大面積倒伏現(xiàn)象發(fā)生( )
A. 含氮的無機鹽 B. 含磷的無機鹽 C. 含鉀的無機鹽 D. 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1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1%的高錳酸鉀溶液和滴入適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蒸餾水和滴入適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饅頭碎屑和2滴碘液;在4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饅頭碎屑和2滴碘液。預期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A.1號試管內(nèi)溶液退色
B.2號試管內(nèi)溶液無色
C.3號試管內(nèi)溶液變藍
D.4號試管內(nèi)溶液無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