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如圖為眼的結構圖,
(1)外界的光線依次經過[1]角膜、[3]瞳孔、[2]晶狀體、[9]玻璃體,最后在[8]視網膜 形成一個物像,在這個過程中,對光線起折射作用的主要結構是[2]晶狀體,[8]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它們將圖象信息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人就產生了視覺;
(2)放映電影中,當走進電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見,稍等片刻,可看到周圍的人.這是由于瞳孔會變大,這種變化是[4]虹膜 發(fā)揮作用;
(3)“白眼球”指[6]鞏膜,“黑眼球”指[4]虹膜;
(4)物體在眼睛里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原理相似,其中B圖中的a、b、c分別相當于A圖中的[3]瞳孔、[2]晶狀體、[8]視網膜;
(5)“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說明眼的感覺很靈敏,原因是[1]角膜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
(6)某人眼球結構完整無損,但是看不見周圍的物體,則發(fā)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視神經或視覺中樞
(7)若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視,這時眼球中[2]晶狀體的特點是過度變凸,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就會造成眼球的前后徑過長就容易患上真性近視,遠處物體成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這種情況下要想看清楚遠處的物體,就需要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8)我們通常所說的藍眼睛或黑眼睛,是因為[4]虹膜內含的色素不同造成的;
(9)眼球成像過程中,起主要調節(jié)作用的結構是[2]晶狀體;
(10)在視覺形成的過程中,形成圖象部位是視網膜、視覺的部位是視覺中樞;
(11)由看書轉為遠眺,瞳孔的變化是由小變大、晶狀體的曲度變化是由大變小;
(12)王某一個人在屋內戴著眼鏡看書,突然有人開門,王某為了辨認來人摘下了眼鏡,他戴的是凸透鏡.

分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內容物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內膜,外膜前面由無色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堅韌的鞏膜組成;中膜由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組成,前面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稱黑眼球,白種人是藍色的,俗稱藍眼睛;內膜是含有感光細胞的7視網膜,可以形成物像,前面沒有;內容物由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晶狀體似雙凸透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可以使遠近不同的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都能落在視網膜上.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調節(jié),能夠控制進入眼球內的光線.玻璃體是透明的膠狀物,最大.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圖中1 角膜、2晶狀體、3瞳孔、4虹膜、5睫狀體,6鞏膜,7脈絡膜,8視網膜,9玻璃體.

解答 解:(1)視覺形成的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1角膜、房水,由3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2晶狀體和9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8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
(2)在眼球的結構中,瞳孔是光線進出的通道,虹膜可以調節(jié)瞳孔的大。斖饨绻饩較強時,瞳孔是變大的;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瞳孔是變小的.當人走進電影院時,由于外界光線強,瞳孔縮小,因此當你走進光線較暗的電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見,而稍等片刻,可看到周圍的人.這是由于[2]瞳孔由小變大的緣故.
(3)眼睛的顏色實際上就是虹膜的顏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藍眼睛,所以說人眼的“黑眼球”實際上指的是虹膜.鞏膜的特點是白色、堅韌,有保護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鞏膜.
(4)B圖中的a、b、c分別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光圈、膠卷.在眼球的結構中,晶狀體透明、有彈性,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瞳孔是光線的通道,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瞳孔是變小的;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瞳孔是變大的,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視網膜上分布有感光細胞,能夠感受外界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相當于照相機的膠卷.
(5)當沙子迷入眼睛時會感到疼痛,這正是所謂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是因為眼睛里含有豐富的1角膜感覺神經末梢,感覺十分靈敏.
(6)視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如果眼球結構完整,視神經或者視覺中樞發(fā)生病變,仍然可以導致失明的.視神經發(fā)生病變使物像的刺激傳遞不到大腦,視覺中樞發(fā)生病變不能形成視覺.
(7)看近處物體時,必須通過睫狀肌的收縮作用,使晶狀體的凸度增加,使近處的物體像能夠落在視網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yè),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游戲機等,使眼睛長時間的調節(jié)緊張,頭部前傾,眼球內不斷的充血,眼內壓相應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緊張和壓迫眼球,或者因調節(jié)時牽引渦狀靜脈,妨礙了血液的流通,使鞏膜的抵抗力減弱,導致晶狀體過度變凸,不能恢復成原狀;嚴重時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因此,若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視,這時眼球中[2]的特點是曲度增大.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有可能成為真性近視,看不清 遠處的物體,需配戴凹透鏡加以糾正.
(8)眼睛的顏色實際上就是虹膜的顏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藍眼睛,所以說人眼的“黑眼球”實際上指的是虹膜.
(9)視覺形成的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1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2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其中主要是晶狀體的折射作用),在3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3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可見在眼球成像過程中,起主要調節(jié)作用的結構是2晶狀體
(10)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因此形成圖象的部位是視網膜,形成視覺的部位是視覺中樞.
(11)人體能看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是通過睫狀體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完成的.人視近物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曲度變大;視近物時,正好相反.因此由遠眺為看書時,晶狀體睫狀體由舒張變收縮,晶狀體由小變大.
瞳孔是光線進入我們眼睛的窗口,光線強時瞳孔變小,光線弱時瞳孔變大,看近處時瞳孔變小,看遠處時瞳孔變大.這是一種反射性調節(jié).
(12)看近處物體時,必須通過睫狀肌的收縮作用,使晶體的凸度增加,使近處的物體像能夠落在視網膜上,才能看的清楚.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紀的人,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的情況.這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xiàn)象.老花眼醫(yī)學上又稱老視.主要是由于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體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jié)減退,近點遠移,故發(fā)生近距離視物困難,這種現(xiàn)象稱為老視.遠視眼是由于眼軸較短,或者晶狀體的曲度過小,在不使用調節(jié)狀態(tài)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折后主焦點落于視網膜之后.而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圖象.需要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某人戴著眼鏡看書,看書時離得較近,為了看清要戴眼鏡,表明該人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而窗外有人叫他,離得漸遠,為了看清叫他的人,他摘下了眼鏡,說明該人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因此可能是遠視眼或者老花眼,需要佩戴凸透鏡.
故答案為:(1)1 角膜、3瞳孔、2晶狀體、9玻璃體;8視網膜;物像;2晶狀體;8視網膜;對光線敏感的細胞;視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
(2)瞳孔,大,4虹膜
(3)6鞏膜,4虹膜            
(4)3瞳孔,2晶狀體,8視網膜
(5)1角膜                    
(6)視神經或視覺中樞
(7)2晶狀體;過度變凸;眼球的前后徑過長;前方;凹透鏡
(8)4虹膜,色素              
(9)2晶狀體
(10)視網膜,視覺中樞
(11)由小變大,由大變小
(12)凸透鏡.

點評 解答此題要熟記眼球的結構與視覺形成的過程,另外要注意結合神經系統(tǒng)方面的知識來記憶.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發(fā)酵食品制作過程一般包括四個步驟,下面是某同學在家里自制酸奶時的操作步驟,以下步驟分別相當于:
(1)將牛奶煮沸后降溫至42℃相當于高溫滅菌、冷卻.
(2)往牛奶中倒入少量含乳酸菌的酸奶相當于接種.
(3)密封瓶口相當于隔絕空氣.
(4)放到30℃左右的地方約4小時相當于恒溫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的是( 。
A.蚯蚓B.蝗蟲C.青蛙D.蜥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相對性狀敘述正確的是(  )
A.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B.同種生物不同性狀的相同表現(xiàn)
C.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同一表現(xiàn)D.同種生物不同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打字員在鍵盤上盲打時必須經過的中樞是( 。
A.感覺中樞
B.語言中樞 感覺中樞
C.語言中樞 感覺中樞 運動中樞
D.語言中樞 感覺中樞 運動中樞 聽覺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前不久,科學探險組在非洲的森林中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動物,它具有大象、老虎、獅子、山羊和牛的外表特征.其中的一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中指出:“這種動物是在森林中的沼澤地發(fā)現(xiàn)的,它的蹄像山羊、身體像老虎,前額像獅子,頭上有牛的角和耳,大象的鼻和山羊的胡須,它吃草,排出黃色的尿液,行走的速度很快,但很怕光,現(xiàn)在被飼養(yǎng)在動物研究中心.”報道之后,有人想方設法去捕捉這種動物,高價出售、觀賞或食用等.最后來報道: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它屬于一種瀕危動物.
請回答以下問題:
問   題答案
這種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在哪里?
捕捉這種動物的行為是否正確?
保護它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以下是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請據題分析回答:
(1)非法捕捉野生動物或濫殺瀕危動物的行為稱為B;
A.毀壞棲息地B.偷獵C.污染D.圈養(yǎng)
(2)如果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都從地球上消失,那么這個物種將A;
A.滅絕B.瀕危C.不可再生D.受到威脅
(3)一項研究顯示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瀕;蚴艿酵{的原因,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原因哺乳動物鳥類
偷獵31%20%
棲息地喪失32%60%
外來物種17%12%
其他原因20%8%
哺乳動物瀕;蚴芡{的主要原因是偷獵和棲息地喪失;
鳥類瀕危或受威脅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下列屬于共生現(xiàn)象的是( 。
A.蘇云金桿菌殺滅松毛蟲B.真菌與藻類形成地衣
C.根瘤菌與豆科植物D.鏈球菌使人患扁桃體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觀察法和實驗法,常用方法是調查法.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有時候調查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需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做為樣本,整個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無心插柳柳成蔭”,可見柳樹很容易用莖扦插成活,這表明柳樹很容易從枝條上長出(  )
A.胚根B.主根C.側根D.不定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