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物之一。在它發(fā)明出來之前,人類關于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1)顯微鏡的正確使用順序是:取鏡和安放、_________、觀察。

(2)若所用的目鏡為10X,物鏡為10X,則該顯微鏡對標本的放大倍數(shù)為_____倍。

(3)使用顯微鏡觀察材料,需要對所觀察的材料進行處理,制成玻片標本。常用的玻片標本有切片、涂片和_________三種。

(4)顯微鏡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調節(jié)視野中光線的強弱。

(5)顯微鏡的使用過程中,當我們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的時候,眼睛應該側視____________。

(6)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視野中有一污點,移動裝片和擦拭目鏡鏡頭,污點仍在原處,那么污點最可能是在________。

【答案】對光 100 裝片 遮光器 反光鏡 物鏡 物鏡

【解析】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整理存放。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玻片標本根據(jù)保存時間的長短分為永久性的和臨時性的;根據(jù)取材的不同分為切片、裝片和涂片。其中從生物體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從生物體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裝片;由生物體內(nèi)的液體物質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在顯微鏡的結構中,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需要強光線用凹面鏡和大光圈,需要弱光線用小光圈和平面鏡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首先要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nèi),另一只眼睜開,然后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nèi),通過目鏡可以看到明亮的視野;其次是觀察: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以免物鏡撞壞玻片標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鏡內(nèi)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xiàn)了的污點,污點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目鏡或移動玻片。

(1)實驗室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的順序是: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整理存放。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若所用的目鏡為10X,物鏡為10X,則該顯微鏡對標本的放大倍數(shù)為100倍。

(3)玻片標本根據(jù)保存時間的長短分為永久性的和臨時性的;根據(jù)取材的不同分為切片、裝片和涂片。其中從生物體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從生物體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裝片;由生物體內(nèi)的液體物質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因此,使用顯微鏡觀察材料,需要對所觀察的材料進行處理,制成玻片標本。常用的玻片標本有切片、涂片和裝片三種。

(4)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視野亮度變強,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線進入;反光鏡有凹面鏡和平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所以如果光線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鏡.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顯微鏡調節(jié)光線強弱時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

(5)當鏡筒下降的時候,如果只注視目鏡,我們看到不物鏡的位置,就容易讓物鏡壓碎了玻片標本,所以在鏡筒下降時我們要注視物鏡,防止其壓碎玻片標本

(6)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xiàn)了的污點,污點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目鏡或移動玻片。轉動目鏡污點動就在目鏡,不動就不在目鏡;移動載玻片,污點移動就在載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如果不在目鏡和載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鏡上。因此,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視野中有一污點,移動裝片和擦拭目鏡鏡頭,污點仍在原處,那么污點最可能是在物鏡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動物中用氣囊輔助呼吸的是( 。
A.家鴿
B.家兔
C.揚子鱷
D.青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識后,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進行驗證,請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牽牛花植株放在暗處一晝夜后,將植株枝條上長勢、大小相同的三個葉片分別置于A.B.C三個透明塑料軟瓶內(nèi),密封瓶口,設為甲裝置,其他處理見圖;

②將甲裝置移到光下6小時;

③分別將A.B.C瓶的導管伸入澄清石灰水,打開閥門輕擠塑料瓶,觀察石灰水的變化;

④取下三瓶內(nèi)的葉片,分別用乙裝置脫色;

⑤取出葉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觀察甲裝置可知:A與B構成的對照實驗,變量是 ______ ;A與C不能構成對照實驗,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著 ______ 個變量.

(2)步驟③中,從A瓶擠出的氣體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因是:該瓶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這是葉片進行 ______ 作用產(chǎn)生的;從B瓶、C瓶擠出的氣體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因是:C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所吸收,而B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則是被葉片進行的 ______ 作用所消耗.

(3)步驟④用乙裝置脫色時,小燒杯內(nèi)裝的液體是 ______ ,小燒杯中的葉片將變成 ______ 色.

(4)步驟⑤滴加碘液后,變藍的是取自 ______ 瓶的葉片.實驗證明:綠葉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條件是 ______ ,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名同學在學習了《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節(jié)后,用概念圖的方式整理了本節(jié)內(nèi)容。下列選項與概念圖中的①②③④相對應的是( 。

A. 香菇、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 霉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根瘤菌

C. 霉菌、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結核桿菌

D. 香菇、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結核桿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期,我國多個省份發(fā)生了非洲豬瘟疫情,對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較大影響,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防止非洲豬瘟進入婁底,全市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據(jù)悉,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達100%.但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不會傳染人,且高溫和消毒可以有效殺滅此病毒。

(1)非洲豬瘟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僅由______外殼和內(nèi)部的______構成的微小生物,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才能表現(xiàn)生命活動,離開活細胞通常就會變成______,根據(jù)它寄生的細胞,我們可以把非洲豬瘟病毒歸為______病毒。

(2)對于已感染疫情的豬,你覺得以下處理正確的是______。

A.留著自家人吃 B.賣了換錢 C.丟河塘邊或垃圾堆 D.找防疫部門焚燒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非生物部分對生物的生活與分布有影響.有同學想了解水分對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無影響,進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水分會影響蚯蚓的分布嗎?

作出假設:蚯蚓喜歡生活在濕潤的土壤中,水分對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影響。

方法步驟:

I.制作如圖所示裝置;

II.將20條蚯蚓放在隔離帶上,然后蓋上鞋盒;

III.一段時間后,打開鞋盒蓋子,數(shù)出兩邊土壤中的蚯蚓數(shù)目,并記錄;

IV.重復步驟 II和步驟 III幾次;

V.根據(jù)幾次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求處兩種土壤中蚯蚓數(shù)目的_____

實驗結果與結論:預期結果有三種情況,濕土中蚯蚓數(shù)目明顯少于、基本等于或明顯多于干土中的蚯蚓數(shù)目.若該同學的實驗結果為濕土中蚯蚓數(shù)目_____干土中蚯蚓數(shù)目,則假設成立.

實驗分析:本實驗的變量為_____.像該實驗這樣,除了一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_____ 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眼球結構的示意圖,對眼球結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黑眼珠”主要是由①決定的

B②的大小變化可以使我們在明、暗處都能看清物體

C眼球內(nèi)能成像的部位是⑤

D③的曲度過大,容易造成近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米勒模擬原始大氣合成有機物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C得到樣品中測得有蛋白質等物質

B. 裝置中的氧氣、氫氣、氨氣、甲烷等氣體模擬了原始大氣

C. B燒瓶中的沸水模擬了高溫條件下的原始海洋

D. 該實驗證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機物可能會演變成原始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基本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兩種種子的營養(yǎng)物質都儲存在④中

B. 兩種種子結構的區(qū)別之一是④的數(shù)量不同

C. 在玉米種子的縱切面上滴加碘液,變藍的結構是③

D. 兩種種子中新植物的幼體都由①②③④⑤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