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D、E分別是△ABC的AB、AC邊上的點,DE∥BC,那么等于(  )

A.1:3 B.1:4 C.1:9 D.1:16

 

 

B

 

【解析】

由DE∥BC,根據(jù)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它兩邊所得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得到△ADE∽△ABC,再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對應邊的比相等得到=,而=,即=,即可得到的值.

【解析】
∵DE∥BC,

∴△ADE∽△ABC,

=,

=,

=,

=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年滬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24.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ABC頂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底與腰的比為的三角形是黃金三角形),若△ABC、△BDC、△DEC都是黃金三角形,已知AB=4,則D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年滬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24.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E為AD延長線上的一點,D為AE的一個黃金分割點,即AD=AE,BE交DC于點F.若CF=2,則AB的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年滬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24.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將邊長分別為2、3、5的三個正方形按圖所示的方式排列,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年滬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24.4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梯形ABCD中,AB∥DC,E、F分別是AD、BC的中點,DC=2,AB=4,設,則可表示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年滬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八章28.1統(tǒng)計的意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調(diào)查某校2000名學生對新聞、體育、動畫、娛樂、戲曲五類電視節(jié)目的喜愛情況.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調(diào)查,并結合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作出如圖所示的扇形統(tǒng)計圖.根據(jù)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該校喜愛動畫節(jié)目的學生約有( �。�

A.500名 B.600名 C.700名 D.800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