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探究)如圖(1)所示,把△ABC沿直線BC移動線段BC那樣長的距離可以變到△ECD的位置;如圖(2)所示,以BC為軸把△ABC翻折180°,可以變到△DBC的位置;如圖(3)所示,以點A為中心,把△ABC旋轉180°,可以變到△AED的位置,像這樣,只改變圖形的位置,而不改變其形狀大小的圖形變換叫做全等變換. 在全等變換中可以清楚地識別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以上的三種全等變換分別叫平移變換、翻折變換和旋轉變換.

問題:如圖(4),△ABC≌△DEF,B和E、C和F是對應頂點,問通過怎樣的全等變換可以使它們重合,并指出它們相等的邊和角.

把△DEF沿EF翻折180°,再將翻轉后的三角形沿CB(向左)方向平移,使E與B點重合,則△ABC與△DEF重合.

相等的邊為:AB=DE,AC=DF,BC=EF.

相等的角為:∠A=∠D,∠B=∠DEF,∠ACB=∠DFE.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如圖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90°,點P在BC邊上,當∠APD=90°時,易證△ABP∽△PCD,從而得到BP•PC=AB•CD,解答下列問題.
(1)模型探究:如圖2,在四邊形ABCD中,點P在BC邊上,當∠B=∠C=∠APD時,求證:BP•PC=AB•CD;
(2)拓展應用:如圖3,在四邊形ABCD中,AB=4,BC=10,CD=6,∠B=∠C=60°,AO⊥BC于點O,以O為頂點,以BC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點P為線段OC上一動點(不與端點O、C重合)
(i)當∠APD=60°時,求點P的坐標;
(ii)過點P作PE⊥PD,交y軸于點E,設PO=x,OE=y,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9、先閱讀理解兩條正確結論,并用這兩條結論完成應用與探究.閱讀:
正確結論1.在圖甲△ABC中,如果D是AB的中點,DE∥BC交AC于點E,那么E也是AC的中點,及DE是中位線.
正確結論2.在圖乙梯形ABCD中,如果E為腰AB的中點且EF∥AD∥BC.那么F也是CD的中點,及EF是中位線.
應用:如圖丙,已知,MN是平行四邊形ABCD外的一條直線,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為垂足.求證:AA′+CC′=BB′+DD′.
探究:如圖丁,若直線MN向上移動,使點C在直線一側,A、B、D三點在直線另一側,則垂線段AA′、BB′、CC′、DD′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先對結論進行猜想,然后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與證明: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如圖①,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AC,這一結論可以說明如下:
解:過點A作AD⊥BC于D,則∠ADB=∠ADC=90°,在△ABD和△ACD中
∠B=∠C,∠ADB=∠ADC,AD=AD
∴△ABD≌△ACD
∴AB=AC
請你仿照上述方法在圖②中再選一種方法說明以上結論.
操作:如圖③,點O為線段MN的中點,直線PQ與MN相交于點O,過點M、N作一組平行線分別與PQ交于點M′、N′,則線段MM′一定等腰NN′.想一想,為什么?
根據(jù)上述閱讀與證明的結論以及操作得到的經(jīng)驗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探究:如圖④,在四邊形ABCD中,AB∥DC,E為BC邊的中點,∠BAE=∠EAF,AF與DC的延長線相交于點F.試探究線段AB與AF、CF之間的等量關系,并說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一節(jié)全等三角形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閱讀與探究)如圖(1)所示,把△ABC沿直線BC移動線段BC那樣長的距離可以變到△ECD的位置;如圖(2)所示,以BC為軸把△ABC翻折180°,可以變到△DBC的位置;如圖(3)所示,以點A為中心,把△ABC旋轉180°,可以變到△AED的位置,像這樣,只改變圖形的位置,而不改變其形狀大小的圖形變換叫做全等變換. 在全等變換中可以清楚地識別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以上的三種全等變換分別叫平移變換、翻折變換和旋轉變換.

問題:如圖(4),△ABC≌△DEF,B和E、C和F是對應頂點,問通過怎樣的全等變換可以使它們重合,并指出它們相等的邊和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