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ABC中,點OAC邊上的一個動點,過點O作直線MNBC,設(shè)MN交∠BCA的平分線于點E,交∠BCA的外角平分線于點F.

(1)判斷OEOF的大小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2)當(dāng)點O在邊AC上運動時,四邊形BCFE會是菱形嗎?若是,請證明;若不是,則說明理由;

(3)當(dāng)點O運動到何處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并說出你的理由.

【答案】(1)OE=OF,證明見解析;(2)四邊形BCFE不可能是菱形,理由見解析;(3)當(dāng)點O運動到AC中點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理由見解析.

【解析】分析:(1)OE=OF,利用平行線的性質(zhì)及角平分線的定義證得∠2=3,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OE=OC,同理可得OC=OF,即可得OE=OF;(2)四邊形BCFE不可能是菱形,若四邊形BCFE為菱形,則BFEC,而由(1)可知FCEC,這與在同一平面內(nèi)過同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相矛盾;(3)當(dāng)點O運動到AC中點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先證明四邊形AECF為平行四邊形,再證明∠ECF=90°,根據(jù)有一個角為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即可證得結(jié)論

詳解:

(1)OE=OF.

證明如下:

CE是∠ACB的平分線,

∴∠1=2.

MNBC,

∴∠1=3.

∴∠2=3.

OE=OC.

同理可證OC=OF.

OE=OF.

(2)四邊形BCFE不可能是菱形,若四邊形BCFE為菱形,則BFEC,

而由(1)可知FCEC,在平面內(nèi)過同一點F不可能有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條直線.

(3)當(dāng)點O運動到AC中點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

理由如下:

OAC中點,

OA=OC,

∵由(1)知OE=OF,

∴四邊形AECF為平行四邊形;

∵∠1=2,4=5,1+2+4+5=180°,

∴∠2+5=90°,即∠ECF=90°,

AECF為矩形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BD交于點O,EBD延長線上的點,且ACE是等邊三角形.

(1)求證:四邊形ABCD是菱形(2)若∠AED=2EAD,求證: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標(biāo)志,從圖案看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有一個直角三角形紙片,兩直角邊AC=6cm,BC=8cm,現(xiàn)將直角邊AC沿直線AD折疊,使它落在斜邊AB上,且與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長嗎?若能,請給出求解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

(1) -26-(-15) (2)(+7)+(-4)-(-3)-14

(3)(-3)×÷(-2)×(-) (4)-(3-5)+32×(-3)

(5)(﹣++)÷ (6)- 32 -(﹣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直徑,AC是⊙O的切線,BC與⊙O相交于點D,點E在⊙O上,且DE=DA,AE與BC相交于點F.
(1)求證:FD=DC;
(2)若AE=8,DE=5,求⊙O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直徑,BC交⊙O于點D,DE⊥AC于點E,要使DE是⊙O的切線,還需補充一個條件,則補充的條件不正確的是(
A.DE=DO
B.AB=AC
C.CD=DB
D.AC∥O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檢修小組從地出發(fā),在東西向的馬路上檢修線路,如果規(guī)定向東行駛為正,向西行駛為負(fù),一天中七次行駛紀(jì)錄如下.(單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求收工時,檢修小組在地的哪個方向?距離地多遠(yuǎn)?

在第幾次紀(jì)錄時距地最遠(yuǎn)?

若汽車行駛每千米耗油升,問從地出發(fā),檢修結(jié)束后再回到地共耗油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

(1) (2-3; (2) ()2+2×;

(3) ; (4) (-2-4

(5)(-1)(+1)-(-)2+|1-|-(π-2)0;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