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y=kx+b(k≠0)與坐標軸分別交于A、B兩點,OA、OB的長分別是方程x2-14x+48=0的兩根精英家教網(OA>OB),動點P從O點出發(fā),沿路線O?B?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到達A點時運動停止.
(1)直接寫出A、B兩點的坐標;
(2)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OPA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當S=12時,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此時,在坐標軸上是否存在點M,使以O、A、P、M為頂點的四邊形是梯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M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解方程x2-14x+48=0求出方程的兩根,就得到A,B的坐標;
(2)當點P在OB上運動時,OP1=t,即三角形OA邊上的高是OP,則面積就可以求出;當點P在BA上運動時,作P2D⊥OA于點D,根據(jù)△AP2D∽△ABO就可以表示出P2D,則△OP2A的面積就可以表示出來,從而得到函數(shù)解析式;
(3)本題應分當點P在OB上運動和當點P在BA上運動兩種情況進行討論,兩種情況下對應的函數(shù)解析式已經求出,可以求出相應的t的值,進而求出點的坐標.
解答:解:(1)解方程x2-14x+48=0得:x1=8,x2=6,
∴A(8,0),B(0,6);

(2)∵OA=8,OB=6,
∴AB=10,
當點P在OB上運動時,OP1=t,
S=
1
2
OA×OP1=
1
2
×8×t=4t
;
當點P在BA上運動時,作P2D⊥OA于點D,精英家教網
P2D
BO
=
AP2
AB
,
∵AP2=6+10-t=16-t,
P2D=
48-3t
5

S=
1
2
×OA×P2D=
1
2
×8×
48-3t
5
=-
12
5
t+
192
5
;

(3)當4t=12時,t=3,P1(0,3),
此時,過△AOP各頂點作對邊的平行線,與坐標軸無第二個交點,所以點M不存在;
-
12
5
t+
192
5
=12
時,t=11,P2(4,3),
此時,M1(0,3)、M2(0,-6).
點評:本題是一個綜合應用題,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方程的解法,是一個函數(shù)與三角形的綜合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已知如圖示直線y=kx+b與反比例函數(shù)y=
6
x
(x>0)相交于A(1,m)和B(n,2)兩點.
(1)求一次函數(shù)y=kx+b的函數(shù)解析式;
(2)將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沿x軸負方向平移2個單位后,試問新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
6
x
的圖象是否有交點,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設直線y=kx(k<0)與雙曲線y=-
5x
相交于A(x1,y1),B(x2,y2)兩點,
則5x1y2-3x2y1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y=kx+b(k≠0)與直線y=mx(m≠0)交于點A(-2,4).
(1)求直線y=mx(m≠0)的解析式;
(2)若直線y=kx+b(k≠0)與另一條直線y=2x交于點B,且點B的橫坐標為-4,求△ABO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原點到直線y=kx+b的距離公式為d=
|b|
k2+1
,根據(jù)這個公式解答下列問題:
(1)原點到直線y=-
4
3
x+4的距離為
 

(2)若原點到y(tǒng)=(1-k)x+2k的距離為該直線與y軸交點到原點距離的一半,則k=
 

(3)若(1)中的直線與y軸、x軸交于A、B兩點,直線AC與x軸交于C點,若∠ABC的鄰補角是∠ACB的鄰補角的2倍,求原點到直線AC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直線y=kx+4分別于x軸、y軸相交于點A、B,O是坐標原點,A點的坐標為(4,0),P是OB上(O、B兩點除外)的一點,過P作PC⊥y軸交直線AB于C,過點C作CD⊥x軸,垂足為D,設線段PC的長為l,點P的坐標為(0,m)
(1)求k的值;
(2)如果點P在線段OB(O、B兩點除外)上移動,求l于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3)當點P運動到線段OB的中點時,四邊形OPCD為正方形,將正方形OPCD沿著x軸的正方向移動,設平移的距離為a(0<a<4),正方形OPCD于△AOB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試求S與a的函數(shù)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