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個條件后,仍無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答案】B
【解析】解:∵AE=CF,
∴AE+EF=CF+EF,
∴AF=CE,
A、∵在△ADF和△CBE中

∴△ADF≌△CBE(ASA),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B、根據(jù)AD=CB,AF=CE,∠AFD=∠CEB不能推出△ADF≌△CBE,錯誤,故本選項正確;
C、∵在△ADF和△CBE中

∴△ADF≌△CBE(SAS),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D、∵AD∥BC,
∴∠A=∠C,
∵在△ADF和△CBE中

∴△ADF≌△CBE(ASA),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B.
求出AF=CE,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斷即可.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給出的數(shù)軸及已知條件,解答下面的問題:

(1)已知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1,﹣ ,﹣3觀察數(shù)軸,與點A的距離為3的點表示的數(shù)是 , B,C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2)若將數(shù)軸折疊,使得A點與C點重合,則與B點重合的點表示的數(shù)是;若此數(shù)軸上M,N兩點之間的距離為2015(M在N的左側(cè)),且當(dāng)A點與C點重合時,M點與N點也恰好重合,則M,N兩點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M , N;
(3)若數(shù)軸上P,Q兩點間的距離為m(P在Q左側(cè)),表示數(shù)n的點到P,Q兩點的距離相等,則將數(shù)軸折疊,使得P點與Q點重合時,P,Q兩點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P , Q(用含m,n的式子表示這兩個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設(shè)⊙O的半徑為rP到圓心的距離為d不大于r,則點P( )

A. 在⊙O內(nèi)B. 在⊙OC. 不在⊙O內(nèi)D. 不在⊙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2分)如圖,以ABCBC邊上一點O為圓心的圓,經(jīng)過A、B兩點,且與BC邊交于點EDBE的下半圓弧的中點,連接ADBCF,AC=FC

(1)求證:AC是⊙O的切線;

(2)已知圓的半徑R=5,EF=3,求D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
(1)閱讀理解:

如圖①,在△ABC中,若AB=10,AC=6,求BC邊上的中線AD的取值范圍.
解決此問題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長AD到點E使DE=AD,再連接BE(或?qū)ⅰ鰽CD繞著點D逆時針旋轉(zhuǎn)180°得到△EBD),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邊的關(guān)系即可判斷.
中線AD的取值范圍是
(2)問題解決:
如圖②,在△ABC中,D是BC邊上的中點,DE⊥DF于點D,DE交AB于點E,DF交AC于點F,連接EF,求證:BE+CF>EF;
(3)問題拓展:
如圖③,在四邊形ABCD中,∠B+∠D=180°,CB=CD,∠BCD=140°,以C為頂點作一個70°角,角的兩邊分別交AB,AD于E,F(xiàn)兩點,連接EF,探索線段BE,DF,EF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a2a3 , 正確的結(jié)果是(
A.2a6
B.2a5
C.a6
D.a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直線a與b平行的是(

A.∠1=∠2
B.∠2=∠3
C.∠3=∠5
D.∠3+∠4=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在上午8時、930分、10時、12時四次到室外的陽光下觀察向日葵的頭莖隨太陽轉(zhuǎn)動的情況,無意之中,他發(fā)現(xiàn)這四個時刻向日葵影子的長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長的時刻為(

A. 上午8 B. 上午930 C. 上午10 D. 上午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元二次方程x(x+4)=8x+12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