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南通)已知,如圖,直角坐標系內(nèi)的矩形ABCD,頂點A的坐標為(0,3),BC=2AB,P為AD邊上一動點(與點A、D不重合),以點P為圓心作⊙P與對角線AC相切于點F,過P、F作直線L,交BC邊于點E,當點P運動到點P1位置時,直線L恰好經(jīng)過點B,此時直線的解析式是y=2x+1.
(1)求BC、AP1的長;
(2)設AP=m,梯形PECD的面積為S,求S與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3)以點E為圓心作⊙E與x軸相切.
①探究并猜想:⊙P和⊙E有哪幾種位置關系,并求出AP相應的取值范圍;
②當直線L把矩形ABCD分成兩部分的面積之比值為3:5時,則⊙P和⊙E的位置關系如何并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求BC、AP1的長,因為BC=2AB,可以根據(jù)直線的解析式是y=2x+1,確定B、P1的坐標,得出AB的距離,從而求出;
(2)根據(jù)梯形PECD的面積公式求出PD、EC、CD的長,從而求出S與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3)根據(jù)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心距>兩圓的半徑時外離,圓心距=兩圓的半徑時相切,圓心距<兩圓的半徑時相交,求出AP相應的取值范圍,確定⊙P和⊙E的位置關系.
解答:解:(1)BC=4,AP1=1.y=2x+1,可以求出B(0,1),P1(1,3),AB=3-1=2,BC=2AB=4,AP1=1;

(2)S=9-2m;
∵1≤m<4,
∴PD=4-m,EC=4-m+1=5-m,CD=2,
∴S=0.5(4-m+5-m)×2=9-2m(1≤m<4);

(3)①在RT△ABP1中,
∵AB=2,AP1=1,
∴BP1=,點P在AD上運動時,PF=PE-EF=-1,
當⊙P和⊙E相切時,PF=PE-EF=-1;
∵RT△APF∽RT△ACD,
∴AP:AC=PF:CD,
∴AP=5,
∴當1≤m<5時,兩圓外離,
當m=5時,兩圓外切,
當5<m<4時,兩圓相交.
②外離或相交.理由如下:
∵矩形ABCD的面積是8,且直線L把矩形ABCD分成兩部分的面積之比值為3:5,
∴S四邊形PECD=5或者S四邊形PECD=3,
當S四邊形PECD=5時,9-2m=5,m=2,即AP=2,
∴1≤AP<5,
∴此時兩圓外離.
當S四邊形PECD=3時,9-2m=3,m=3,即AP=3,
∴5<AP<4,
∴此時兩圓相交.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函數(shù)解析式,及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有:相離(外離,內(nèi)含),相交、相切(外切、內(nèi)切),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有:相交、相切、相離,所以這樣一來,我們在分析過程中不能忽略所有的可能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4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圓》(1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4•南通)已知,如圖,直角坐標系內(nèi)的矩形ABCD,頂點A的坐標為(0,3),BC=2AB,P為AD邊上一動點(與點A、D不重合),以點P為圓心作⊙P與對角線AC相切于點F,過P、F作直線L,交BC邊于點E,當點P運動到點P1位置時,直線L恰好經(jīng)過點B,此時直線的解析式是y=2x+1.
(1)求BC、AP1的長;
(2)設AP=m,梯形PECD的面積為S,求S與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3)以點E為圓心作⊙E與x軸相切.
①探究并猜想:⊙P和⊙E有哪幾種位置關系,并求出AP相應的取值范圍;
②當直線L把矩形ABCD分成兩部分的面積之比值為3:5時,則⊙P和⊙E的位置關系如何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4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4•南通)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ρ(kg/m3)與體積V(m3)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ρ=
(1)求當V=5m3時二氧化碳的密度ρ;
(2)請寫出二氧化碳的密度ρ隨V的增大(或減。┒兓那闆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4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4•南通)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ρ(kg/m3)與體積V(m3)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ρ=
(1)求當V=5m3時二氧化碳的密度ρ;
(2)請寫出二氧化碳的密度ρ隨V的增大(或減小)而變化的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四川省新課標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3)(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4•南通)已知一個矩形的長為3cm,寬為2cm,它的對角線長為    cm(結(jié)果保留兩個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