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博野縣二模)如圖,AD是△ABC的中線,∠ADC=60°,把△ADC沿直線AD折過來,點C落到點C1的位置,如果BC=10,那么BC1=   
【答案】分析:根據(jù)AD是△ABC的中線,BC=10,先求得BD=5,由折疊的性質(zhì)知BC1=BD=5.
解答:解:由折疊可知DC=DC1,∠ADC=∠ADC1=60°,∴∠BDC1=60°,
又∵AD是△ABC的中線,BC=10,
∴BD=DC=DC1=5,
∴△BDC1為等邊三角形,
∴BC1=BD=5.
點評:本題利用了折疊的性質(zhì):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jù)軸對稱的性質(zhì),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位置變化,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中考復習專項訓練《實驗與操作》(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博野縣二模)圖①是一張長與寬不相等的矩形紙片,同學們都知道按圖②所示的折疊方法可以裁剪出一個正方形紙片和一個矩形紙片(如圖③),

(1)實驗:
將這兩張紙片分別按圖④、⑤所示的折疊方法進行:

請你分別在圖④、⑤的最右邊的圖形中用虛線畫出折痕,并順次連接每條折痕的端點,所圍成的四邊形分別是什么四邊形?
(2)當原矩形紙片的AB=4,BC=6時,分別求出(1)中連接折痕各端點所得四邊形的面積,并求出它們的面積比;
(3)當紙片ABCD的長和寬滿足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時先后得到的兩個四邊形的面積比等于(2)所得到的兩個四邊形的面積比?
(4)用(2)中所得到的兩張紙片,分別裁剪出那兩個四邊形,用剩下的8張紙片拼出兩個周長不相等的等腰梯形,用圖表示并標明主要數(shù)據(jù),分別求出兩梯形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江蘇省南通市初三中考數(shù)學模擬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博野縣二模)廊坊某儲運部緊急調(diào)撥一批物資,調(diào)進物資共用4小時,調(diào)進物資2小時后開始調(diào)出物資(調(diào)進物資與調(diào)出物資的速度均保持不變).儲運部庫存物資S(噸)與時間t(小時)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這批物資從開始調(diào)進到全部調(diào)出需要的時間是    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中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博野縣二模)圖①是一張長與寬不相等的矩形紙片,同學們都知道按圖②所示的折疊方法可以裁剪出一個正方形紙片和一個矩形紙片(如圖③),

(1)實驗:
將這兩張紙片分別按圖④、⑤所示的折疊方法進行:

請你分別在圖④、⑤的最右邊的圖形中用虛線畫出折痕,并順次連接每條折痕的端點,所圍成的四邊形分別是什么四邊形?
(2)當原矩形紙片的AB=4,BC=6時,分別求出(1)中連接折痕各端點所得四邊形的面積,并求出它們的面積比;
(3)當紙片ABCD的長和寬滿足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時先后得到的兩個四邊形的面積比等于(2)所得到的兩個四邊形的面積比?
(4)用(2)中所得到的兩張紙片,分別裁剪出那兩個四邊形,用剩下的8張紙片拼出兩個周長不相等的等腰梯形,用圖表示并標明主要數(shù)據(jù),分別求出兩梯形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中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博野縣二模)如圖,若干個正方體形狀的積木擺成如圖所示的塔形,平放于桌面上,上面正方體下底的四個頂點是下面相鄰正方體的上底各邊的中點,最下面的正方體棱長為1.如果塔形露在外面的面積超過8,則正方體的個數(shù)至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河北省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博野縣二模)如圖所示,若圓心角∠AOB=120°,則圓周角∠ACB為( )

A.30°
B.60°
C.120°
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