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菱形ABCD中,AB=BD=2,點E,F(xiàn)分別在邊CD,BC上,且BF=CE.連接BE,DF相交于點H,連接AH,BD相交于點G.若BF:FC=2:1,則AH=
 
考點:菱形的性質(zhì)
專題:
分析:如圖,作輔助線;證明△BDF≌△CBE,得到∠BDF=∠CBE,進而證明∠BHF=60°,此為解題的關鍵性結論;證明△BFH∽△BEC,得到
CE
BH
=
BE
AB
;證明△BCE∽△AHB,得到
BC
AH
=
BE
AB
,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取CD的中點M,連接BM;設CF=2λ,則F=4λ,BC=6λ;
∵四邊形ABCD為菱形,
∴AB=BC=CD,而AB=BD=2,
∴BC=CD=BD=2,△BCD為等邊三角形,
∴CM=3λ,BM=3
3
λ;
∵CE=BF=4λ,ME=λ;
由勾股定理得:BE2=BM2+EM2
∴BE=2
7
λ;
在△BDF與△CBE中,
BF=CE
∠DBF=∠BCE
BD=BC
,
∴△BDF≌△CBE(SAS),
∴∠BDF=∠CBE,
∴∠BHF=∠BDF+∠DBE=∠CBE=∠CBE+∠DBE=60°,
∴△BFH∽△BEC,
BF
BE
=
BH
BC
,
∵BF=CE,BC=AB,
CE
BE
=
BH
AB
,即
CE
BH
=
BE
AB
;
∵AB∥CD,
∴∠BEC=∠ABH,
∴△BCE∽△AHB,
BC
AH
=
BE
AB
,即
AH
=
2
7
λ
,
∴AH=
18
7
λ
7
,而6λ=2,
∴AH=
6
7
7
,
故答案為
6
7
7
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質(zhì)及其應用問題;解題的關鍵是作輔助線,靈活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質(zh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質(zhì)等幾何知識點來分析、判斷、推理或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x-3
0.15
-
x+4
0.2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005-a)•(2003-a)=2004.求(2005-a)2+(2003-a)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次函數(shù)y=-
4
3
x+8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B,若x軸有一點C,則能使△ABC成為等腰三角形的點C一共有
 
個.(填寫確切的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
A、若x2=y2,則x=y
B、若
x
a
=
y
a
,則x=y
C、若x(x-2)=3(x-2),則x=3
D、若(m+n)x=(m+n)y,則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D是BC上一點,證明:AB+BC+AC>2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二次函數(shù)y=ax2+2ax+4的圖象與x軸交于點A、B,與y軸交于點C,OC:OB=2:1,
(1)求此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動直線l從與直線AC重合的位置出發(fā),繞點A順時針旋轉,與直線AB重合時終止運動,直線l與BC交于點D,P是線段AD的中點.
①直接寫出點P所經(jīng)過的路線長.
②點D與B、C不重合時,過點D作DE⊥AC于點E、作DF⊥AB于點F,連結PE、PF,在旋轉過程中,∠EPF的大小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變,求∠EPF的度數(shù);若變化,請說明理由.
③在②的條件下,連結EF,求EF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拋物線y=ax2+bx+c(a≠0)與x軸交于A(-1,0)、B(4,0)兩點,與y軸交于點C(0,2),點P是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過點P作PQ⊥x軸,垂足為Q,交直線BC于點D.
(1)求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若以P、D、O、C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求點Q的坐標;
(3)如圖2,當點P位于直線BC上方的拋物線上時,過點P作PE⊥BC于點E,設△PDE的面積為S,求當S取得最大值時點P的坐標,并求S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等腰三角形腰長6cm,一腰上的中線將其周長分成兩部分,且兩部分差為3cm,則底邊長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