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C、D是線段AB上的兩點,AB=a,CD=b,M、N、P分別為AC、CD、DB的中點,
(1)求AM+CN+DP的長
(2)求AM+PB的長
(3)求PM的長.
分析:(1)根據(jù)中點定義分別表示出AM、CN、DP,整理即可得解;
(2)根據(jù)中點定義分別表示出AM、PB,整理即可得到AM+PB的長等于(AB-CD)的一半;
(3)用AB減去(AM+PB)的長即可.
解答:解:(1)∵M、N、P分別為AC、CD、DB的中點,
∴AM=
1
2
AC,CN=
1
2
CD,DP=
1
2
DB,
∴AM+CN+DP=
1
2
(AC+CD+DB)=
1
2
AB,
∵AB=a,
∴AM+CN+DP=
1
2
a;

(2)∵M、P分別為AC、DB的中點,
∴AM=
1
2
AC,PB=
1
2
DB,
∴AM+PB=
1
2
(AC+DB)=
1
2
(AC+CD+DB-CD)=
1
2
AB-
1
2
CD,
∵AB=a,CD=b,
∴AM+PB=
1
2
a-
1
2
b;

(3)根據(jù)圖形可知,PM=AB-(AM+PB),
∵AB=a,AM+PB=
1
2
a-
1
2
b,
∴PM=a-(
1
2
a-
1
2
b)=a-
1
2
a+
1
2
b=
1
2
a+
1
2
b.
點評: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的求解,主要利用了線段中點的定義,根據(jù)中點理清圖中各線段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3、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圖所示),∠BAD的平分線AE交BC于點E,連接DE.
(1)在下圖中,用尺規(guī)作∠BAD的平分線AE(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并證明四邊形ABED是菱形.
(2)若∠ABC=60°,EC=2BE.求證:ED⊥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A、B是4×5網(wǎng)格中的格點(網(wǎng)格線的交點),網(wǎng)格中的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1.
(1)請在圖中標出使以A、B、C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點C的位置(分別用C1、C2、C3依次標出).
(2)若以點A為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求直線BC的解析式.(只需求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3、如圖所示,已知O是∠EPF的平分線上的一點,以O為圓心的圓與角的兩邊分別交于點A、B和C、D.
(1)求證:PB=PD;
(2)若角的頂點P在圓上或圓內(nèi),(1)中的結(jié)論還成立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若成立,請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已知AD是∠EAC的平分線,且AD∥BC,求證:∠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D,AE是三角形ABC的高和角平分線,∠B=36°,∠C=76°,求∠DAE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