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學性質(zhì)不同,為判別直徑相同的兩個透鏡的種類,現(xiàn)分別將它們正對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在紙上分別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兩個光斑,透鏡與光斑的大小如圖所示(d1<d<d2).則根據(jù)這兩個光斑(  )
A.甲、乙均能準確判斷透鏡的種類B.甲能準確判斷透鏡的種類而乙不能
C.乙能準確判斷透鏡的種類而甲不能D.甲、乙均不能準確判斷透鏡的種類

分析 根據(jù)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進行分析.

解答 解:因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根據(jù)圖示可知,甲一定是對光線起了會聚作用;
而乙可能是對光線起了發(fā)散作用,也可能是形成放大的實像,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鏡,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鏡、也可能是凸透鏡.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的理解,屬于基礎內(nèi)容考查范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中,OB為輕質(zhì)杠桿,OA=60cm,0B=80cm.在杠桿的B端掛一個所受重力為60N的重物,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點加一個多大的豎直向上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某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電壓的關系時,將數(shù)據(jù)整理后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導體a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成正比
B.導體a的電阻大于導體b的電阻
C.當導體b兩端的電壓是1V時,通過b導體中的電流為0.1A
D.將a、b兩導體并聯(lián)接在電壓為2V的電源上時,通過電路的總電流為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交通事故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汽車從制動到完全停下來需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的大小與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有直接的關系,同學們以“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為課題進行了如下探究:下表是某小組同學利用長木板、毛巾、2塊完全相同的帶鉤立方體木塊、彈簧測力計等器材,在實驗探究時得到的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與木塊的摩擦面木塊的放置方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
1木板表面一木塊平放1.8
2木板表面一木塊平放2.9
3毛巾表面一木塊平放2.4
4木板表面兩木塊疊放3.6
(1)你認為表中哪個數(shù)據(jù)是不合理的.第2次實驗(填實驗次數(shù))
(2)分析第1和第4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小麗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呢?然后她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摩擦力變?yōu)樵瓉淼囊话,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他的結(jié)論是錯誤(正確或錯誤)的.你認為她的探究過程存在的缺陷是沒有控制壓力不變.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應該選擇一個長方體(填“長方體”或“正方體”)木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將一個底面積為30cm2,杯壁厚度可以忽略不計的溢水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倒入某種液體,直到液面離溢口的豎直距離為h1=1cm.此時液體深度為h2=6cm,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540Pa.再將長為9cm.密度為0.8×103kg/m3的圓柱形物體緩慢放入液體中(保持豎直狀態(tài)),物體靜止后,從杯中溢出33cm3的液體.求:
(1)溢水杯中液體的密度;
(2)物體靜止后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3)物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窗臺的花盆掉落會砸傷路過的行人,是因為花盆具有重力勢能;蹦床比賽中,運動員能夠高高躍起是因為形變后的蹦床具有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壺B.鍋爐水位計C.活塞式抽水機D.三峽船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是一種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機,用它把質(zhì)量為6×102kg、底面積為0.3m2的重物從地面勻速吊起.求:
(1)重物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當重物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它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某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時,不慎有空氣進入,使水銀柱高度為72cm,而此時大氣壓強為76cmHg,那么A點處的壓強為4cmHg,B點處的壓強為26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