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燈標有“6V 6W”字樣,乙燈標有“6V 12W”字樣,若將它們并聯(lián)后接入電壓為6V的電路上,兩燈中較亮的是乙燈,若將它們串聯(lián)后接入電壓為9V的電路上,兩燈中較亮的是甲燈.

分析 (1)兩燈并聯(lián)在6V的電壓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其實際功率就是它們的額定功率,則額定功率大的燈亮;
(2)已知兩燈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根據(jù)公式R=$\frac{{U}^{2}}{P}$求出甲、乙兩燈的電阻;兩燈串聯(lián)后,電流相等,根據(jù)公式P=I2R可知,比較功率的大小實際上比較電阻的大小就可得出結(jié)論

解答 解:
(1)兩燈的額定電壓均為6V,將甲乙兩燈并聯(lián)接入電壓為6V的電路中,兩燈都正常發(fā)光,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則甲的實際功率為6W、乙的實際功率為12W,所以乙燈亮;
(2)由P=$\frac{{U}^{2}}{R}$可得,
甲燈的電阻:R=$\frac{{U}^{2}}{{P}_{甲}}$=$\frac{(6V)^{2}}{6W}$=6Ω;
乙燈的電阻:R=$\frac{{U}^{2}}{{P}_{乙}}$=$\frac{(6V)^{2}}{12W}$=3Ω,
將它們串聯(lián)后接入電壓為9V的電路中,電流相同,R大于R,根據(jù)公式P=I2R可知,甲燈的實際功率大,故甲燈亮些.
故答案為:乙;甲.

點評 本題考查電阻和實際功率的計算,關(guān)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重點是知道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和串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如圖所示,是“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實驗裝置.磁鐵、銅棒ab、電流表、開關(guān)組成閉合電路.
(1)閉合開關(guān)后,使銅棒ab不動,水平向右移動磁鐵,電流表指針能(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偏轉(zhuǎn).
(2)利用這一原理可制成發(fā)電機.這種現(xiàn)象是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3)將磁極上下對調(diào),其他不變,觀察指針擺動情況,這樣操作是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一木塊重400N,當它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80N,則物體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應是8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體積為1m3的水全部結(jié)成冰塊后,冰塊的質(zhì)量大小為103kg,冰塊的體積大小約為1.1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甲、乙兩地相距90km,A車以30km/h的速度勻速從甲地開往乙地,同時B車以60km/h的速度勻速從乙地開往甲地,則經(jīng)過多少時間A、B兩車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如圖所示,MN是一平面鏡,S是一發(fā)光點,請根據(jù)反射定律(或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通過A點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用相同熱源分別同時加熱,液體的溫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熱相同的時間,乙吸收的熱量小于甲
B.甲的比熱容小于乙
C.吸收相同的熱量,甲升高的溫度小于乙
D.升高相同的溫度,甲吸收的熱量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為了判斷一個小鐵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學將小鐵球放入了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ρ鐵=7.9×103㎏/m3,ρ水=1.0×103㎏/m3,1mL=1cm3
鐵球的質(zhì)量m/g水的體積V水/mL水和鐵球的總體積V總/mL
796075
(1)通過計算,判斷出該小鐵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2)若小鐵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滿水,那么鐵球的總質(zhì)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紙屑如圖甲示,這是因為帶電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將一帶電的有機玻璃棒靠近帶正電的泡沫塑料小球時,相互作用情況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將此帶電的玻璃棒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如丙圖所示,這是因為兩金屬箔片失去(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帶上同種電荷彼此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