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1)乒乓球受豎直向上的浮力及豎直向下的重力,兩力在同條直線上,上浮時浮力要大于重力,故浮力線段的長度應(yīng)大于重力線段的長度,如下圖所示: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先作出物體AB的端點A、B在平面鏡中的對稱點A′、B′,連接A′、B′點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注意輔助線和像用虛線,如圖所示:
(3)對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可繞線方法有兩股和三股兩種,兩種方法都達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兩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在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動滑輪和重物由幾股繩子承擔(dān),拉力就是滑輪組提升物重的幾分之一.由此可知繩子股數(shù)越多越省力,根據(jù)題意滑輪組最省力的繞法是繩子股數(shù)最多,即三股繞線的方法.
具體圖形如下:
分析:(1)乒乓球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兩個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由于乒乓球上浮,因此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作圖時注意力的方向及兩力的大小關(guān)系.
(2)首先要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其次掌握本題的基本作法:作出兩個端點A、B的像點,連接像點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3)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有兩種:
一是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向上繞到定滑輪上,依次反復(fù)繞,這種繞法有偶數(shù)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
二是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上面的定滑輪再向下,依次反復(fù)繞,這種繞法有奇數(shù)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
點評:(1)畫力的示意圖,是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上.
(2)在平面鏡成像作圖中,若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據(jù)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先作出端點和關(guān)鍵點的像點,再用虛線連接各點即為物體的像.
(3)滑輪組的繞線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達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繩子股數(shù)越多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