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紅同學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的實驗時他找來了質(zhì)量和體積都相等的A、B兩個木塊(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進行實驗

(1)實驗中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

(2)乙、丙兩圖中A、B疊放在一起,目的是使 相同,研究滑動摩擦力與 的關系(3)在甲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的拉動木塊A,在水平木板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畫出此時木板所受的壓力F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

【答案】(1)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3)見解析圖

【解析】

試題分析:

(1)甲、乙兩圖,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也不同,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乙、丙兩圖中將A、B兩個木塊疊放在一起,控制了壓力大小相同,與長木板的接觸面不同,A、B兩個木塊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3)由題可木塊A在水平木板上做向右勻速直線運動,表明該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木板受到的摩擦力與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木板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木板所受的壓力F豎直向下,力作用在木板上,如圖所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A.玻璃瓶
B.橡皮擦
C.鋼尺
D.塑料筆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100N的力踢一個重5N的足球,球離腳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滾動了20m.在球滾動的過程中(
A.小明對足球做功2000J
B.重力對足球做功100J
C.小明對足球做功2100J
D.小明和重力對足球做功都是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重為100N的物體A,在大小為20N方向向左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3秒,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左移動了30cm的距離,滑輪與繩子質(zhì)量不計,滑輪與繩子之間摩擦不計.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 拉力F做的功是12J

B. 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20N

C. 拉力F的功率為2W

D. 物體運動的速度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電和磁的現(xiàn)象與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科學家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電流磁效應﹣﹣安培
B.電流熱效應﹣﹣奧斯特
C.最早發(fā)現(xiàn)地磁偏角﹣﹣焦耳
D.電磁感應﹣﹣法拉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D是動滑輪,配重A的底面積為5×10﹣2m2,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P0為2×104Pa,杠桿EH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到,OE:OH=2:5,此人受到的重力為600N,他通過細繩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對地面的壓力為F1,配重A對地面的壓力為FA′1,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TA1,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1為6×103Pa;他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T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對地面的壓力為F2,配重A對地面的壓力為FA2,配重A對地面受到的拉力為TA2時,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2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桿EH、細繩的質(zhì)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配重A受到的重力GA為1000N

B.拉力TA1為750N

C.拉力TA2為800N

D.動滑輪D受到的重力GD為1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視遙控器是用(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來遙控電視機的;電視臺是用(選填“超聲波”或“電磁波”)向外傳送信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古詩“花氣襲人知驟暖”的意思是,從花的芳香氣味變濃可以知道周圍的氣溫突然升高.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溫度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次數(shù)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1)為了方便測量 ,應將杠桿調(diào)至水平位置平衡.調(diào)節(jié)時若杠桿右端稍低,可只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diào)節(jié).

(2)小明調(diào)節(jié)杠桿平衡后,通過加掛鉤碼分別改變F1和F2,并測出對應的力臂l1和l2,記錄了如表中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小明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阻力×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小紅認為小明的結(jié)論不正確,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小紅將圖中的F1改用彈簧測力計來拉,實驗時改變拉力的 ,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比較拉力的 ,即可證明小紅的判斷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