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現(xiàn)有一個凸透鏡L1一個凹透鏡L2,L1的焦距為20cm,L2的虛焦點距凹透鏡中心的距離是8cm,使它們的主軸在一條直線上.若一束平行光通過L1 L2后仍為平行光束,但比原來寬,那么這兩透鏡的中心相距12cm.請畫出光路圖.

分析 凸透鏡和凹透鏡這樣組合,只有當兩者同側焦點重合時,平行光穿過去才能保持平等,故兩者距離為焦距之差.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要使兩個透鏡的焦點重合,且凹透鏡應該在凸透鏡和它的焦點之間,那么這兩透鏡的中心相距20cm-8cm=12cm.
凸透鏡L1的焦距為f1,凹透鏡L2的焦距為f2,光路圖如下.

故答案為:12.光路圖如上.

點評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畫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③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種物質它的密度跟其質量成正比,跟其體積成反比
B.把一鐵塊壓成鐵片,它們的密度就小了
C.質量相等的兩種物質,密度大的體積也大
D.一種固體和一種液體,它們的質量相等,體積相等,則它們的密度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將一個乒乓球從水面慢慢按入到水底的過程中,乒乓球受到的浮力( 。
A.逐漸變小B.逐漸變大C.保持不變D.先變大后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①太陽 ②電視機的畫面 ③螢火蟲 ④月亮 ⑤點燃的蠟燭 ⑥耀眼的金屬面等物體中,①②③⑤是光源(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人想探究物體經(jīng)過凸透鏡成的實像的大小與物距和像距的大小關系,他選擇的器材有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實驗步驟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且使蠟燭和光屏位于凸透鏡的兩側,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鏡的光心處于同一高度.實驗的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物距(u)像和物的大小關系像距(v)
14cm放大像35cm
20cm等大像20cm
30cm縮小像15cm
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v>2f.
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
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f<v<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50mL=50cm3=5×10-5m3
0.05t=50kg=5×104g=5×107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一個無色大塑料瓶的側壁靠底部的位置鉆一個小孔,用膠帶粘住小孔,在瓶中裝滿水,在瓶的另一側放一只激光電筒,調節(jié)光束的方向,讓光束正好能射中對側的小孔(如圖所示).揭下膠帶,讓水流到下面的盆里,你會看到光隨彎彎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產(chǎn)生一個光斑.
(1)在這個實驗中,激光電筒的光束是沿水流的內(選填“內”或“外”)壁經(jīng)過多次反射(選填“反射”或“折射”),最后射到盆底;
(2)實驗中從瓶中流出的水柱相當于激光通信中的光導纖維.由此說明用來進行激光通信的導管能(選填“能”或“不能”)彎曲;
(3)猜想:在激光通信中,每一根導管能不能同時傳導多束激光信號而不致相互干擾?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入射光線跟鏡面的夾角為l5°則反射角為( 。
A.15°B.30°C.75°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甲是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圖乙是某同學的改進實驗:將一塊含鐵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滿水的長直玻璃管內.當長直玻璃管豎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頂端的小磁鐵,小重物開始下落,分別測得小重物到達15厘米、30厘米、45厘米處所用的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距離/厘米
時間/秒
實驗次數(shù)
 15 30 45
 1 1.00 1.92 2.82
 2 0.99 1.94 2.80
 3 0.96 1.90 2.78
(1)實驗中所需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表中數(shù)據(jù)(不考慮實驗誤差),從最高處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過程中小重物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不等.
(3)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實驗時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采用了下列兩種計算方法:
方法1:v=$\frac{s}{t}$=$\frac{0.45米}{2.82秒}$=…
方法2:v=$\frac{s}{t}$=[$\frac{0.15米}{1.00秒}$+$\frac{(0.30-0.15)米}{(1.92-1.00)秒}$+$\frac{(0.45-0.15)米}{(2.82-1.92)秒}$]÷3=…
以上兩次計算方法正確的是方法1.
(4)在甲實驗中,要使鉛筆在桌面上滾動的平均速度變大,可采取的方法增大紙板角度.(寫出一點即可)
(5)與甲實驗相比,乙實驗具有保證物體做直線運動、便于觀察實驗過程等優(yōu)點,為了計時準確,該實驗中想使重物下落時間長一些,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加玻璃管的長度(寫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