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季雷雨天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說明光速比聲速快.(選填“快”或“慢”)

分析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為3×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解答 解:
閃電和打雷總是同時發(fā)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所以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
故答案為:快.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光速與聲速的關系以及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的了解,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小明經(jīng)常與同學進行爬桿比賽,如圖甲所示,在某次比賽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時間”圖象漏畫了一部分,如圖丙所示,若將之補充完整,應是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是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蠟燭A距玻璃板4cm,則蠟燭B距玻璃板8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傾斜,則乙圖是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與B蠟燭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不能透過玻璃板看到A的像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小明同學想對如圖1所示的電路進行深入研究,他進行了如下嘗試:

(1)首先他分析出:若已知電源電壓恒為U,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R0,某時刻電路中的電流為I,則滑動變阻器R2兩端的電壓U2=U-IR0;滑動變阻器R2的電功率P2=UI-I2R0
(2)他按照電路圖連接了實驗電路,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相應的記錄了電流表、電壓表V1和V2的示數(shù),測出R1的電功率P1、滑動變阻器R2的電功率P2、電路的總功率P,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別在圖2和圖3中描點畫出圖象
(3)分析圖象
由圖2可得結(jié)論電路總功率P與電流I成正比;.
由圖2可得結(jié)論當電流增大時,滑動變阻器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I/A12345678910
U1/V12345678910
U2/V9876543210
P1/W149162536496481100
P2/W91621242524211690
P/W102030405060708090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游泳池深水區(qū)的水深為2m,則深水區(qū)池底受到水的壓強為1.96×104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只閉合開關S1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1.2A,再將滑片移至最右端,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化了4V,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變化了0.8A;只閉合開關S1、S2時,電路消耗的功率為P,只閉合開關S1、S3時,電路消耗的功率為P′.已知P:P′=1:2.若將開關S1、S2和S3都閉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R1、R3的阻值分別為2.5Ω、5ΩB.電壓表V1的示數(shù)始終為18V
C.電流表A2最小示數(shù)為0.6AD.電路消耗的最小功率為10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用滑輪組勻速提升1400N的物體,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400N,拉力的功率是800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0%.求
(1)重物上升的速度.
(2)若用此滑輪組提升1900N的物體,每段繩子承擔的力是多少?(不計繩子和滑輪組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甲所示是我市某家用電輔熱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其電加熱的額定功率為1500W,圖乙是其儲水箱水位探測電路原理圖,其中電源電壓為24V,A為水位指示表(由量程為0-0.6A電流表改成),R0阻值為10Ω,R1為壓敏電阻,其阻值與儲水箱水深的關系如圖丙所示.
(1)熱水器正常加熱時,電熱絲電阻多大?(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陰雨天,將儲水箱中50kg、30℃的水加熱到50℃,正常通電要多長時間?[設電熱全部被水箱中的水吸收且水無熱損失,c=4.2×103J/(kg•℃)]
(3)當水位指示表指示儲水箱深為0.2m時,探測電路中的電流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對應圖示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用電與保護原則的是( 。
A.
同時將雙手分別接觸裸露的火線和零線
B.
遠離有此標志的設備
C.
雷雨天不在樹下避雨
D.
家庭電路中安裝熔斷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