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運動員把飛來的足球踢出去,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球被踢出去后會繼續(xù)向前運動,這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2)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解答 解:(1)運動員把飛來的足球踢出去,足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發(fā)生了變化,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球被踢出后,雖然不再受腳的力;但由于足球具有慣性,仍能繼續(xù)向前運動.
故答案為:(1)運動狀態(tài);(2)慣性.

點評 此題考查力的兩個作用效果和慣性,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ch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因研究石墨烯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安德烈•海姆進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獲得新進展.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進行了這樣一組實驗,如圖所示:

①將氧化石墨烯薄膜覆蓋在有刻度的空燒杯口上,如圖①測得總質(zhì)量m1;
②將薄膜揭開,向燒杯內(nèi)倒入酒精與水的混合物,蓋緊薄膜,如圖②測得其總質(zhì)量m2;
③一個月后,檢查發(fā)現(xiàn)薄膜覆蓋緊密完好,燒杯內(nèi)液體體積明顯減小,如圖③測得此時總質(zhì)量m3
④以后,燒杯內(nèi)液體體積保持不變.已知ρ酒精=0.8×103kg/m3,問:
(1)一個月后,燒杯內(nèi)剩余的液體密度是多少?是何種物質(zhì)?
(2)實驗說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樣的物理特性?(寫出兩點即可)
(3)混合前原有水的體積是多少?小明和小張分別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哪個正確?為什么?
說明:圖②中液體體積為V2.圖③中液體體積為V3
小明的方法:m=m2-m3=57.4g-31.4g=26g
V=$\frac{{m}_{水}}{{ρ}_{水}}$=26g/(1g/cm3)=26cm3=26mL
小張的方法:V=V2-V3=38mL-14mL=24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質(zhì)量為20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體重力的0.25倍.求:(g取10N/Kg)
(1)物體受到的重力;        
(2)作用在物體上的水平拉力是多少?
(3)若水平拉力增大為100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guān),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生活中需要對一些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估測不符合實際的是( 。
A.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50kgB.正常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約5m/s
C.洗澡水的溫度約40℃D.電視機一天耗電約12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重200N、底面積0.01m2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5s內(nèi)將物體勻速豎直提升3m,已知動滑輪重50N,不計繩重和摩擦.(g=10N/kg)
求:(1)提升前,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2)拉力F的大;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可繞固定點O轉(zhuǎn)動,A處掛一重物G,B處有一個始終垂直于OA的拉力F,使杠桿緩慢地向圖中虛線位置移動的過程中,關(guān)于拉力F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先變小后變大B.先變大后變小C.一直增大D.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個均勻的正方體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從中間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此時地面受到的壓強是原來的( 。
A.1倍B.2倍C.$\frac{1}{2}$倍D.$\frac{1}{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小斌用圖1所示的電路研究電路的特點.閉合開關(guān)S,燈恰好正常發(fā)光.滑動變阻器由粗細一致的電阻線均勻纏繞而成,變阻器滑片P由a端向左移動8cm到達b點的過程中,電流表A1示數(shù)I1與電流表A2示數(shù)I2變化關(guān)系如圖2所示,電路電壓保持為9V不變.移動滑片過程中,燈的亮度不變(“變亮”、“變暗”或“不變”),變阻器繞圈的總長度為1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