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體不能無限地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斥力;從槍口射出的子彈仍能在空中繼續(xù)飛行是由于子彈具有慣性;導線選用銅做材料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在干燥的日子里,脫毛衣時會聽到“噼啪”聲,這是摩擦起電現(xiàn)象.

分析 (1)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2)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
(3)根據(jù)銅的導電性用來做導線;
(4)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衣時,毛衣與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們帶有異種電荷,電荷放電,發(fā)出啪啪聲,屬于摩擦起電.

解答 解:
(1)物體不能無限地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2)子彈離開槍膛后,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由于具有慣性會繼續(xù)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
(3)因為銅具有導電性,常用來做導線;
(4)在干燥的天氣脫毛衣時會聽到輕微的噼叭聲,是因為毛衣和襯衣之間相互摩擦帶電,兩者帶有異種電荷,放電產(chǎn)生的劈叭聲,屬于摩擦起電現(xiàn)象.
故答案為:斥力;慣性;導電;摩擦起電.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分子之間作用力、慣性的應用、金屬的性質以及摩擦起電現(xiàn)象,屬于綜合性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60V且保持不變,電阻R1標有“35V 245W”的字樣,R2是一個最大阻值為70Ω的滑動變阻器,電阻R3的額定電流為7A(不計溫度對電阻的影響).求:

(1)R1的阻值;
(2)R1正常工作100s消耗的電能;
(3)閉合S,當R2的阻值為Rm時,V1的示數(shù)為U1,V2的示數(shù)為U2;當R2的阻值為R0時,V1的示數(shù)為U′1,V2的示數(shù)為U′2;已知U′1=$\frac{3}{4}$U1,U′2=$\frac{9}{10}$U2,U1=$\frac{4}{5}$U2,求R3的阻值;
(4)在電路安全的前提下,小天同學用以上器材組成一個如乙圖所示的電路:在R1、R2和R3 中任選兩個電阻分別連入電路的“AB”和“CD”處,組成不同的電路,在同一電路中兩個電阻的功率之差如果超過200W,電路外的檢測裝置將自動報警,請通過計算和推導,判斷哪些電路始終不會導致檢測裝置報警,哪些電路會導致檢測裝置報警,并計算報警時R2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如圖是小金研究電動機轉動是否對小燈泡的亮度有影響的電路圖,開始小金先抓住轉軸合上開關,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接著放開轉軸讓電動機轉動,繼續(xù)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已知:小燈泡的電阻為R,電動機線圈電阻為r,電源電壓為U),由此請你回答:
(1)在電動機未轉動時,t時間內電流在電路中產(chǎn)生的熱量為$\frac{{U}^{2}}{R+r}t$(填寫表達式);
(2)在電動機轉動時,電流所做的功大于電流在電路中產(chǎn)生的熱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金判斷電動機轉動后小燈泡會更亮,你認為小金的判斷正確嗎?并根據(jù)學過的知識給以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在均勻杠桿的A處掛3個鉤碼,B處掛2個鉤碼,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50g,若在A,B兩處各加1個鉤碼,那么杠桿( 。
A.右邊向下傾斜B.左邊向下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無法確定杠桿是否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一個重10N的物體在10N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小紅說: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物體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小明說:因為同一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則兩人的說法( 。
A.都正確B.只有小明正確C.只有小紅正確D.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明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少女落入冰窟,90后小伙為救人在冰面上匍匐前行”,小伙為什么不抓緊跑過去救人,卻要慢慢爬過去?愛思考的小明想知道人平躺時對地面的壓強,于是他找來了體重秤、米尺、粉筆粗略地測出了人平躺時對地面的壓強.請你幫小明寫出測量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甲、乙兩杯水溫度各為40℃、8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加熱才能使水升溫
B.甲杯中水的內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溫度降低,水的內能一定減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運動一定比乙杯中的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以哪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 。
A.安培B.帕斯卡C.牛頓D.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明看到滑雪運動員從越陡的坡滑下時,越快滑到底端.對此他猜想:“物體離地高度一定時,斜面坡度越大,物體從靜止開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請你設計實驗驗證其猜想.
(1)實驗所需的公式:v=$\frac{s}{t}$.
(2)實驗器材:除了如圖所示的器材,你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停表.
(3)實驗步驟(可用畫圖或文字表述):
①.用木塊作支撐物將長木板搭成斜面;
②.用刻度尺測長木板(斜面)的長度;
③.讓小車從斜面的頂端自由釋放,用秒表記下小車從頂端到底端的運動時間;
④.改變斜面的坡度,讓小車從同一高度釋放,用秒表記下小車到底端的運動時間;
⑤.再改變斜面的坡度,重復第4步實驗;
⑥.由速度公式v=$\frac{s}{t}$求出小車的速度,比較速度與坡度的關系,得出實驗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