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物理學中,磁感應強度(用字母B表示,國際單位是特斯拉,符號是T)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應強度B越大,磁場越強;磁感線形象描述磁場,磁感線越密,磁場越強
①將該磁敏電阻R放置在磁場中的位置1處.小明設計了一個可以測量該磁敏電阻R的電路,所提供的實驗器材如圖D所示,其中磁敏電阻所處的磁場未畫出.

請你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123
U/V1.503.004.50
I/mA3.006.009.00
②正確接線后,測得位置1處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該磁敏電阻的測量值為500Ω.根據(jù)該磁敏電阻的R-B特性曲
線可知,1處的磁感應強度為1.0T.
③在實驗過程中,僅將磁敏電阻從1處移至2處,其它條件不變,那么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④若將該磁敏電阻從待測磁場中移出,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0.0mA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450Ω.(電源電壓為5.50V)

分析 ①滑動變阻器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和磁敏電阻、電流表串聯(lián)即可;
②讀出表中數(shù)據(jù),根據(jù)R=$\frac{U}{I}$求出磁敏電阻的阻值,根據(jù)圖象讀出對應的磁感應強度;
③由位置的變化可得出電阻的變化,由電路的特點可知電流的變化及電壓的變化;
④由圖可知沒有磁場時的磁敏電阻的阻值,再由歐姆定律及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求得總電阻,兩者的差值為滑動變阻器的阻值.

解答 解:①滑動變阻器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和磁敏電阻、電流表串聯(lián),如下圖:

②表中電流I=3mA=0.003A,
磁敏電阻的測量值R=$\frac{U}{I}$=$\frac{1.5V}{0.003A}$=500Ω;
由磁敏電阻的R-B特性曲線可知,磁敏電阻為500Ω時的磁感應強度為1.0T;
③將電阻由1移到2時,磁感線強度變小,磁敏電阻變小,則電路中電流增大,除磁敏電阻外,其他電阻不變,則得其他電阻上的電壓增大,電源電壓不變,故加在磁敏電阻上的電壓減;
④由圖可知,移出磁場時,磁敏電阻為R=100Ω,
由I=$\frac{U}{R}$得,電路中總電阻R=$\frac{U}{I}$=$\frac{5.50V}{0.010A}$=550Ω,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R-R=550Ω-100Ω=450Ω.
故答案為:①如上圖;②500;1.0;③減小;④450Ω.

點評 本題問題較多,但只要能將其折分為幾個小題來處理即可簡單化解:如(1)考查的是電路連接,(2)考查圖象的分析,(3)考查歐姆定律,(4)考查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在這次馬航MH370失聯(lián)搜尋的過程中,各國艦船在定位和測量海深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又叫“聲吶”),如圖所示,這是利用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若海的深度是6km,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500m/s,則需經(jīng)過8秒才能接收到信號.聲吶在工作時,人耳聽不到它的聲音,這是因為超聲波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物理課上,同學們手持凸透鏡并伸直手臂,從遠處用凸透鏡去觀察投影大屏幕上顯示出的單詞“now”,觀察到的結果是mou(選填“now”“won”“mou”或“u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敲擊后,測出各自發(fā)出聲音的頻率
編號長度/cm直徑/cm頻率/Hz
11.502131
231.002.001284

3
48.502.50656
(1)用刻度尺測量1號管長度如圖1所示,讀數(shù)是22.20cm(下端已對齊“0”刻度)
(2)三根管中音調最低的是3號.(填編號)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論?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不能(能/不能); 理由:沒有控制變量.
(4)小明發(fā)現(xiàn)懸掛的金屬管發(fā)出聲音時在做有規(guī)律的擺動,認為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擺動所產(chǎn)生的.小明設計一簡單的實驗來檢驗自己的想法.實驗方案:取一根金屬管輕輕搖動,聽其是否發(fā)出聲音;判斷方法:若金屬管沒發(fā)出聲音,說明金屬管發(fā)聲不是因為擺動產(chǎn)生的.
(5)小李在小明實驗開始時用停表記錄了實驗時間,如圖2所示時間為281.9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把高為0.2米的實心圓柱體先后浸入A、B兩種液體中(ρA<ρB),并用力F1改變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如圖所示.他們利用儀器測得力F1和長方體下(或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體A
實   驗   序   號123456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0.160.180.200.220.240.26
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4.06.08.08.08.08.0
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牛)0002.04.06.0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3(牛)16.018.020.022.024.026.0
表二 液體B
實   驗   序   號789101112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0.160.180.200.220.240.26
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5.67.810.010.010.010.0
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牛)0002.24.46.6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3(牛)17.619.822.024.226.428.6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7、8與9等數(shù)據(jù)中的距離h和下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3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與10、5與11或6與12.等數(shù)據(jù)中的距離h和上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2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圓柱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越大.
(3)請將表一和表二填寫完整.
(4)甲、乙兩位同學進一步綜合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后三列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甲同學計算了F3與F1的差值,分別為14.0牛、16.0牛、18.0牛和14.2牛、16.4牛、18.6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同學計算了F3與F2的差值,分別為20.0牛、20.0牛、20.0牛和22.0牛、22.0牛、22.0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是個定值.請判斷,甲同學的分析錯誤,乙同學的分析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均選填“錯誤”、“合理但結論不完整”或“合理且結論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學習“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用電阻絲對煤油加熱時,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變化的過程非常耗時,為了減少實驗的時間,他們提出了如下改進的設想:
設想一:將煤油換成水來做實驗,
設想二:通過加熱空氣來做實驗.

(1)根據(jù)所學知識,他們經(jīng)過討論,斷定設想一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他們判斷的依據(jù)是:水的比熱容比煤油大,溫度難升難降.
(2)為了驗證設想二,他們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①在的錐形瓶中裝入質量相等的紅墨水,用相同的電阻絲及玻璃管組成如圖A、B的裝置,通電后通過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來顯示溫度變化的大。缓蟀阉鼈兎謩e接入相同的電路,發(fā)現(xiàn)在相同的短時間的內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這說明氣體傳熱本領比液體好.
②在塞橡皮塞時發(fā)現(xiàn)有液體進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內的液面,這是因為瓶內氣壓大于瓶外氣壓,使管內的液柱與瓶內液面相平,他們用帶有針頭的注射器通過橡皮塞插入瓶內如圖C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抽氣.
③同學們用兩根電阻絲(R>R)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電路如圖C所示,閉合開關,甲、乙兩玻璃管中液面如圖D所示,由此得出關于電熱的結論是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阻越大,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如圖所示,當蠟燭距凸透鏡的距離為3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實像,實驗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此時光屏上不會(選填“會”或“不會”)出現(xiàn)手指尖的像.
(3)若對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若把凸透鏡換成焦距 為30cm的,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移動光屏(光具座足夠長),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淅的像(兩空均選填“能”或“不能”).
(4)給透鏡“戴上”遠視眼鏡,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取下遠視眼鏡,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遠離(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曉麗去買蜂蜜,發(fā)現(xiàn)蜂蜜在瓶內向下流動得比較慢,不像流水那樣.她猜想:物質的粘性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她猜想液體的粘性也可能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粘性越小.她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蜂蜜分裝入三個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內,另一瓶放在微波爐加熱一會兒,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試管,用三支滴管分別從三個小瓶中各滴一滴蜂蜜,同時,分別滴到同樣傾斜放置著的試管內壁上,觀察各滴蜂蜜流到試管底部的時間,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內經(jīng)微波爐加熱
溫度較低一般較高
流淌時間較長一般較短
(1)曉麗又用其它幾種物質做了相同的實驗,并對這些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有些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它的粘性變小,這一結論可以用圖象B(填“A”或“B”)來表示.
(2)在上述探究過程中,曉麗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她在實驗時控制了蜂蜜的質量等不變,只改變了蜂蜜的溫度;還運用了“轉換法”,她將不能直接測量的“粘度”轉換成可以測量的流淌時間來完成實驗探究,在物理學習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這兩種方法,請各舉一例:
“控制變量法”的例子:探究電流和電阻、電壓的關系實驗.“轉換法”的例子:測不規(guī)則小石塊的體積轉換成測小石塊排開水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1)把裝著某物質的試管放在燒杯的水中加熱,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熱試管,是為了使該物質受熱均勻.
(2)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 變,此時溫度如上圖所示,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B(選填“A”、“B”或“C”),示數(shù)為48℃,該物質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試管底部,則測得試管內物質的溫度值偏高.
(4)表是一位同學探究某固體熔化,測量的數(shù)據(jù)和觀察的現(xiàn)象,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48℃,熔化用了3分鐘.
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
溫度/℃30333639424548484848495153
狀態(tài)固   態(tài)固液共存液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