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a、b兩種物質(zhì)體積與質(zhì)量的關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物質(zhì)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質(zhì)的密度是2×103kg/m3
C.a物質(zhì)的密度是1×103kg/m3D.b物質(zhì)的密度與質(zhì)量成正比

分析 (1)密度是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從圖象中找出一組對應的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密度公式ρ=$\frac{m}{V}$求出a、b物質(zhì)的密度;
(2)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zhì)密度相同,密度大小與物質(zhì)種類、狀態(tài)和溫度有關,與質(zhì)量、體積無關.

解答 解:
A、由圖象可知,ab兩種物質(zhì)體積均為2×103m3時,b物質(zhì)的質(zhì)量大,由ρ=$\frac{m}{V}$可知,b物質(zhì)的密度大,故A錯誤;
B、當Vb=2×10-3m3時,mb=4kg,則b物質(zhì)的密度:ρb=$\frac{{m}_}{{V}_}$=$\frac{4kg}{2×1{0}^{-3}{m}^{3}}$=2×103kg/m3,故B正確;
C、當Va=2×10-3m3時,ma=2kg,則a物質(zhì)的密度:ρa=$\frac{{m}_{a}}{{V}_{a}}$=$\frac{1kg}{2×1{0}^{-3}{m}^{3}}$=0.5×103kg/m3,故C錯誤;
D、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b的密度與它們的質(zhì)量、體積無關,故D錯.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密度計算和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考查了學生根據(jù)物理知識分析圖象的能力,這類題在試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定要掌握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注意圖象中的單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是蘋果下落過程中拍攝的頻閃照片,相機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斷蘋果的運動是變速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照片上a與b的間距,所對應的蘋果的實際運動路程為50cm,則蘋果在ab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點燃的蠟燭沿主光軸以0.8cm/s的速度遠離凸透鏡,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2cm,當物體移到20cm時,蠟燭像的速度(  )
A.大于0.8cm/sB.等于0.8cm/sC.小于0.8cm/s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1)明顯還需要調(diào)整高度的是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調(diào)整后恰好能從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ㄟx填“縮小”或“放大”)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f的范圍是4.5~6.0cm.該成像特點可作為照相機的原理(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
(2)此時,小明拿來一只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且較靠近凸透鏡.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他只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時,又在光屏上觀察到蠟燭清晰的像.由此可見,這只眼鏡是凹(填“凸”或“凹”)透鏡,戴這種眼鏡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電路圖中,燈泡L1、L2是并聯(lián)的,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測量的是燈泡L2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長鼻子”校車在南京投入使用,《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km/h,“40km/h”是指校車在行駛過程在的最大速度(平均速度/最大速度),這個速度合11m/s(保留整數(shù)).小明早晨7點乘校車去上學,7點25分到達學校,設校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30km/h,則小明乘車地點到學校的距離是12.5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熱值說法正確的是( 。
A.燃料燃燒越充分熱值越大
B.2kg的煤完全燃燒比1kg的煤完全燃燒熱值大
C.1kg煤燃燒放出3×107J的熱量,則煤的熱值為3×107J/kg
D.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與燃料的質(zhì)量無關,不同的物質(zhì)熱值一般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袋中空氣后把口扎緊,然后放入80℃以上的熱水中,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并解釋;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兒又會有什么現(xiàn)象并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用如圖所示的實驗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至少需要兩支蠟燭,每次實驗中應觀察比較物與像的大小是否相等,并測物和像到鏡面的距離.實驗在較黑暗環(huán)境下做比較好.玻璃板厚度較薄,否則會出現(xiàn)兩個像,原因是玻璃的兩個表面同時反射,每個表面成一個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