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同學站在豎直平面鏡前1m處,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
分析:平面鏡成像時成等大正立的虛像,且像距與物距相等.
解答:解:因平面鏡成像時物距與像距相等,此時站在豎直平面鏡前1m處,物距為1m,所以像距也為1m,而鏡中的像與他相距為物距與像距之和為2m.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鏡特點的應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總結為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其中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經(jīng)常在日常生活中用到.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懷柔區(qū)二模)某?萍夹〗M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從水中打撈物體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D、E、G、H都是定滑輪,M是動滑輪,杠桿BC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C:OB=3:4.杠桿BC和細繩的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人站在地面上通過拉繩子提升水中的物體A,容器的底面積為300cm2,人的質(zhì)量是70kg,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時,A始終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杠桿到達水平位置時物體A總體積的五分之三露出液面,液面下降了50cm,此時的拉力為F1,它的功率為P1,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N1;當物體A完全離開液面時,此時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2,它的功率為P2,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N2.已知A的質(zhì)量為75kg,N1:N2=2:1,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
求:(1)當物體露出液面為總體積的五分之三時,物體所受的浮力;
(2)動滑輪M受到的重力;
(3)P1:P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延慶縣二模)某校科技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從水中打撈物體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D、E、G、H都是定滑輪,M是動滑輪,杠桿BC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C:OB=3:4.杠桿BC和細繩的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人站在地面上通過拉繩子提升水中的物體A,容器的底面積為300cm2.人的質(zhì)量是70kg,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1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N1,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杠桿到達水平位置時物體A總體積的五分之二露出液面,液面下降了50cm,此時拉力F1的功率為P1;人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2時,物體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物體A完全離開液面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N2,拉力F2的功率為P2.已知A的質(zhì)量為75kg,N1:N2=2:1,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求:
(1)當物體露出液面為總體積的五分之二時,物體所受的浮力;
(2)動滑輪M受到的重力G;
(3)P1:P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年北京市延慶縣中考二模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計算題

某校科技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從水中打撈物體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D、E、G、H都是定滑輪,M是動滑輪,杠桿BC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C∶OB=3∶4。杠桿BC和細繩的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人站在地面上通過拉繩子提升水中的物體A,容器的底面積為300 cm2。人的質(zhì)量是70 kg,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1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N1,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杠桿到達水平位置時物體A總體積的五分之二露出液面,液面下降了50cm,此時拉力F1的功率為P1;人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2時,物體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物體A完全離開液面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N2,拉力F2的功率為P2。已知A的質(zhì)量為75kg, N1∶N2=2∶1,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求:

⑴當物體露出液面為總體積的五分之二時,物體所受的浮力;
⑵動滑輪M受到的重力G;
⑶P1∶P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年北京市延慶縣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萍夹〗M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從水中打撈物體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D、E、G、H都是定滑輪,M是動滑輪,杠桿BC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C∶OB=3∶4。杠桿BC和細繩的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人站在地面上通過拉繩子提升水中的物體A,容器的底面積為300 cm2。人的質(zhì)量是70 kg,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1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N1,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杠桿到達水平位置時物體A總體積的五分之二露出液面,液面下降了50cm,此時拉力F1的功率為P1;人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2時,物體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物體A完全離開液面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N2,拉力F2的功率為P2。已知A的質(zhì)量為75kg, N1∶N2=2∶1,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求:

⑴當物體露出液面為總體積的五分之二時,物體所受的浮力;

⑵動滑輪M受到的重力G;

⑶P1∶P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萍夹〗M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從水中打撈物體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D、E、G、H都是定滑輪,M是動滑輪,杠桿BC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C:OB=3:4.杠桿BC和細繩的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人站在地面上通過拉繩子提升水中的物體A,容器的底面積為300cm2.人的質(zhì)量是70kg,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1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N1,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杠桿到達水平位置時物體A總體積的五分之二露出液面,液面下降了50cm,此時拉力F1的功率為P1;人通過細繩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2時,物體A以0.6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物體A完全離開液面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N2,拉力F2的功率為P2.已知A的質(zhì)量為75kg,N1:N2=2:1,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求:
(1)當物體露出液面為總體積的五分之二時,物體所受的浮力;
(2)動滑輪M受到的重力G;
(3)P1:P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