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明和爸爸、媽媽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認為爸爸是運動的,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媽媽B.小明C.游艇D.岸邊的樹

分析 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之前,必須選擇參照物,如果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稱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 解:小明和爸爸、媽媽去南湖游玩,他們坐在行駛的船中,爸爸與媽媽、小明以及游艇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所以,以媽媽、小明以及游艇為參照物,爸爸是靜止的;
而爸爸與岸邊的樹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爸爸是運動的,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
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觀察像并確定像的位置.
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A的像A′,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A′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實驗時,小明同學應在A(填“A”或“B)側觀察蠟燭A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A′.細心的小明透過玻璃觀察像A′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較厚,蠟燭經(jīng)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2.圖所示的小鐵塊重15N,且對斜面的壓力是10N,作出小鐵塊受到的重力和它對斜面的壓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是演示電磁學原理及其應用的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甲實驗的原理可制成丁裝置B.利用乙實驗的原理可制成丁裝置
C.丙裝置可將內能轉化為電能D.丁裝置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的虛線框內有一透鏡.MN為透鏡的主光軸,O是透鏡光心,a(雙箭頭)和b(單箭頭)是射向透鏡的兩條光線.已知光線a通過透鏡后與MN交于P點,光線b通過透鏡后與MN交于Q點.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透鏡是凸透鏡,距離OP小于焦距B.透鏡是凸透鏡,距離OP大于焦距
C.透鏡是凹透鏡,距離OP小于焦距D.透鏡是凹透鏡,距離OP大于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這說明聲能夠傳遞信息;若一次閃電發(fā)生后經(jīng)過4s聽到雷聲,雷聲發(fā)生在1360m遠的地方.(聲速為340m/s,光的傳播時間忽略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選取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在尋找A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A(填“A”或“B”)這一側觀察.
(3)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A′.小明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始終不能與A′完全重合,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4)為了讓坐在右側C點的小亮(如圖乙)也能看到A蠟燭的像,小明將玻璃板沿直線MN向右移動時,以A蠟燭為參照物,A蠟燭的像是靜止(選填“靜止”或“運動”),此過程中,像的大小不變.
(5)在圖乙所示的俯視圖中,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小亮看到A蠟燭的像的光路圖.(C點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歐姆定律公式I=$\frac{U}{R}$的理解中,不正確的是( 。
A.對某一段導體來說,導體中的電流與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在相同電壓的條件下,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跟的電阻成反比
C.導體中的電流既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也與導體的電阻有關
D.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所以導體中的電流只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一支讀數(shù)是37.2℃的體溫計,不經(jīng)過甩,先后測甲、乙、丙三人的體溫,他們的真實體溫分別是35.9℃、36.5℃、38.8℃,經(jīng)測量溫度計的讀數(shù):甲的讀數(shù)是37.2℃,乙的讀數(shù)是37.2℃,丙的讀數(shù)是3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