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瑞瑞同學準備對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進行探究。主要步驟如下:a、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電路;b、閉合開關,用電壓表測出L兩端的電壓;c、在測滑動變阻器R兩端的電壓時,瑞瑞同學為了節(jié)省實驗時間,采用以下方法:電壓表所接的B接點不動,只斷開A接點,并改接到滑片P上的C點;d、測出AC間的電壓。
(1)在按電路圖連接電路時,應先將開關_____(填“斷開”或“閉合”),A點連接電流表的_____接線柱(填“+”或“﹣”).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端的位置。(填“左”或“右”)
(2)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電壓表的指針偏轉如圖乙所示,這時他應立刻_____開關,并_____。
(3)瑞瑞同學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測出滑動變阻器R兩端的電壓?答:_____,原因是_____
(4)方法改正后,所測出AB、BC、AC間的電壓記錄在表格中;
(5)分析瑞瑞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_____。
【答案】斷開 ﹣ 右 斷開 更換0~15V量程 不能 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lián)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
【解析】
(1)為了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最大阻值處;使用電流表時,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2)由圖乙可以看出,測量的電壓值超出了電壓表的量程,表示此時所用的電壓表的量程偏小,故應斷開開關,更換較大量程;(3)用電壓表測電壓時,電壓表要與被測電路并聯(lián)且電壓表正負接線柱不要接反,據(jù)此分析答題;(5)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出每一次實驗中的UAB+UBC,再和相對應的UAC的電壓值比較,得出結論.
(1)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避免連接完最后一根導線,電路中就有電流,可能會損壞電路元件;通過電流表的電流應從右邊的正接線柱流入,左邊的負接線柱流出;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右端,連入電路的阻值最大,電流最小,對電路起到保護作用;
(2)出現(xiàn)電路故障后,首先應當斷開開關,在查找故障,進行處理;由圖乙所示的情況可以看出,電壓表選用的量程偏小,應當更換大量程015V量程;
(3)當電壓表B點不動,只斷開A點,并改接到C點上時,雖然電壓表此時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但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卻是反的,閉合開關后,指針會反向偏轉,所以不能測出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5)AB兩點間的電壓為R1兩端的電壓,BC兩點間的電壓為R2兩端的電壓,AC兩點間的電壓為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
第一次實驗:UAC =7.5V,UAB+UBC =3.5V+4V =7.5V;
第二次實驗:UAC =7.5V,UAB+UBC =4V+3.5V =7.5V;
第三次實驗:UAC =7.5V,UAB+UBC =4.5V+3V =7.5V;
因此可以得出: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lián)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_____,并通過調整_____來改變拉力的大;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扭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里某用電器發(fā)生短路,熔絲立即熔斷,用下列方法進行檢測,如圖所示,斷開所有用電器的開關,用一個普通的白熾燈L作為“校驗燈”與熔斷的熔絲并聯(lián),然后只閉合S、S1,若L正常發(fā)光說明L1_____;只閉合S、S2,若L發(fā)出暗紅色的光(發(fā)光不正常),說明L2______(選填“正常”“短路”或“斷路”)。通常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_______V,生活中要注意用電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b是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a的質量8lg,體積30cm3,b的質量54g,體積25cm3.如果其中有一個球是實心的,有一個是空心的。那么,這個實心球應該是_____(選填“a”或“b”),這種金屬的密度是_____kg/m3.用這種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體積為50cm3,給球的空心部分灌滿水后球的總質量為118g,則該空心球的質量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陳帥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他將小車從坡頂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坡底C處的時間t1=2.5s;再次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中點B處的時間t2=1.8s:
(1)通過陳帥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陳帥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_____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選填“A”或“B”)
(3)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圖乙)。屏幕圖像如圖丙所示,通過圖像可以看出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
(1)用圖1所示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兩種觀測刻度的方法中正確的是_____(選填“A”或“B”),鉛筆的長度是______cm。
(2)如圖2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能屬于_____(選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利用太陽能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集熱器加熱,如某臺太陽能集熱器在天氣晴好時,一天可以吸收5.2×107J的熱量,這相當于完全燃燒_____m3的煤氣釋放的熱量;另一種是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_____。(煤氣的熱值為4.0×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探究焦耳定律”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瓶中密封初溫相同、質量相等的煤油,通電一段時間后,右側玻璃管中液面比左側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通過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斷電流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B. 右側電阻絲的阻值比左側小
C. 通過右側電阻絲的電流比左側小
D. 該裝置用于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多少與電阻大小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空氣能熱水器
空氣能熱水器是吸收空氣的熱能來制造熱水的裝置.如圖是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它主要由儲水箱、毛細管、蒸發(fā)器、壓縮機、冷凝器等部件組成制冷劑是一種在常溫下極易汽化的液體,它在在毛細管、蒸發(fā)器、壓縮機、冷凝器之間循環(huán)過程與我們所熟悉的電冰箱的制冷循環(huán)過程相同,其工作過程如下:A.液態(tài)制冷劑經(jīng)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緩慢地進入蒸發(fā)器,在蒸發(fā)器迅速 ①,變成蒸氣并從空氣中吸收熱能.B.制冷劑經(jīng)過蒸發(fā)器生成的蒸氣被壓縮機壓縮后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氣進入冷凝器.C.在冷凝器中,高溫高壓的蒸氣將熱能傳遞給冷水并液化成液態(tài)制冷劑.制冷劑依此不斷循環(huán)流動,使水的溫度不斷上升.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給材料中的①處補寫上適當?shù)奈飸B(tài)變化:___________.
(2)在循環(huán)過程中,制冷劑流經(jīng)部件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時從空氣中吸收熱量。
A.毛細管 B.冷凝器 C.壓縮機 D.蒸發(fā)器
(3)在循環(huán)過程中,高溫高壓的蒸氣在冷凝器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氣體液化。
(4)制冷劑在工作循環(huán)過程中,將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熱能不斷地“搬運”至___________________中.(均選填“空氣”或“水”)
(5)根據(jù)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制冷劑”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物理性質
A.沸點低 B.沸點高 C.熔點低 D.熔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