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兩部分均為柱形的容器,上下兩部分的橫截面積分別為S1S2。一個密度為ρ的木球通過細線與容器底部相連,細線受到的拉力為F,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水的密度為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為ρghS1

B.木球的質量為/(ρ-ρ)g

C.剪斷細線,待木球靜止后水的深度減小了F/ρgS2

D.剪斷細線,待木球靜止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減小了FS2/S1

【答案】BD

【解析】

A.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有關,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為,底面積為S2,則所受大力

A不符合題意;

B.木球用細線拉住靜止,此時

B符合題意;

C.剪斷細線后,待木球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則浮力變化量等于F,則

C不符合題意;

D.剪斷細線后,水對容器底壓力變化量

D符合題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利用圖所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_____上。

2)如圖甲所示,光屏上能呈現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質是倒立、_____的實像.其實際應用是_____.(選填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

3)她又利用該裝置研究視力的矯正問題,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較遠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給凸透鏡上近視眼鏡,此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在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

①將光屏遠離透鏡;②將光屏靠近透鏡;③將蠟燭遠離透鏡;④將蠟燭靠近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把質量為 m 、 m 的實心正方體甲乙分別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2 ),它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為 P0 ,則甲乙兩正方體質量之比為_________。若在乙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四分之一高度,并將甲塊疊放在乙塊上方,此時乙塊對桌面的壓強為P ,則 P_________P0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ρρ)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兩正方體的右側,按圖所示方式,沿豎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質量,它們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兩個正方體原來對地面的壓力F、F的關系是( )

A.F一定大于F B.F可能等于F

C.F一定小于F D.F可能小于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0.2千克、底面積為0.012、容積為2×10-33的薄壁容器內裝入0.15米深的某液體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恰好都為11.76牛。

1)求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2)求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3)若在容器內再放入一質量為1.5千克、體積為1.5×10-33的實心物塊,且物塊浸沒。求物塊靜止后容器對桌面壓強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混合動力汽車是一種新型汽車,它的動力可以由發(fā)動機和電動機共同提供。某混合動力汽車在10 min內勻速行駛了12 km,這段過程中,發(fā)動機消耗燃油0.6 kg,電動機消耗功率為55 kW,發(fā)動機和電動機共同對汽車提供的動力是2 000 N。已知燃油的熱值為4.5×107 Jkg。試求汽車在這段過程中:

(1)燃油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是多少?

(2)混合動力做的功是多少?

(3)混合動力汽車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到有關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孫爺爺配戴的遠視眼鏡一定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B.城市中的光污染一定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C.當物體與它的像大小相同時,光一定是通過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D.當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時,其像距一定是大于物距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的實驗中,連接的部分電路實物圖如圖所示。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所示的實物圖連接完整;

______

2)小明在做實驗時,他連接好電路,并按正確的順序操作,但閉合開關后燈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壓。電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

3)閉合開關,測得某次實驗數據如圖所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_A ,電壓表的示數為________V,此時燈泡的電功率為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10 N重的物體,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運動測力計在不同時間段的示數如圖所示,則物體在此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應為選項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