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A的體積是2×10-3m3,將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體積是整個體積的四分之一,物體下表面距液面0.15m,如圖所示.(g取10 N/kg)
求:(1)物體A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物體A的密度是多大?
(3)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有多大?
(4)在A上放一個多重的物體可以使A剛好全部浸入水中?

【答案】分析:(1)先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導公式Fvg求物體受到的浮力;
(2)由圖知物體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F=G得出ρgv=ρgv,進而求出物體的密度大。
(3)知道物體下表面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求下表面受到的壓強;
(4)剛好全部浸入水中(v′=v),求出此時物體的浮力,因為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重加上物體A的重,據(jù)此求物體A的重.
解答:解:(1)物體排開水的體積:
v=v=v-v=v=×2×10-3m3=1.5×10-3m3
物體受到的浮力:
Fvg
=1×103kg/m3×1.5×10-3m3×10N/kg
=15N;
(2)∵物體漂浮在水面上,
∴F=G,
即:ρgv=ρgv,
∴ρ=ρ=×1×103kg/m3=0.75×103kg/m3;
(3)物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強:
p=ρgh
=1.0×103kg/m3×10N/kg×0.15m
=1.5×103Pa;
(4)物體剛?cè)胨砰_水的體積:
v′=v=2×10-3m3,
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
F′=ρv′g
=1×103kg/m3×2×10-3m3×10N/kg
=20N;
∵F′=G+GA,
∴物體A的重:
GA=F′-G=20N-15N=5N.
答::(1)物體A所受的浮力是15N;
(2)物體A的密度是0.75×103kg/m3;
(3)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有1.5×103Pa;
(4)在A上放一個5N重的物體可以使A剛好全部浸入水中.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條件、液體壓強公式、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的掌握和運用,知識點多、綜合性強,是一道力學綜合題,要求靈活運用各個公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如圖甲是海洋中學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水中物體的裝置示意圖.DB是以O點為轉(zhuǎn)軸的水平杠桿,OD的長度為1.6m.水平甲板上的配重E通過細繩豎直拉著杠桿D端,配重E的質(zhì)量mE為225kg.安裝在杠桿DB上的行走裝置由支架、動滑輪X、提升電動機、定滑輪K構(gòu)成,行走裝置的質(zhì)量m為25kg.電動機Q可以通過定滑輪S和動滑輪X拉動行走裝置沿BO水平滑動.固定在提升電動機下的定滑輪K和動滑輪M組成滑輪組Y,當行走裝置處于杠桿DB上C點的位置時,提升電動機拉動繩子H端,通過滑輪組Y豎直提升水中的物體A.物體A完全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Y的機械效率為η1,甲板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N1;物體A全部露出水面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Y的機械效率為η2,甲板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N2.滑輪組Y提升物體A的過程中,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始終為零,杠桿D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已知物體A的質(zhì)量mA為50kg,體積V為20dm3,N1與N2之比為3:2,η1與η2之比為9:10.物體A被打撈出水面后,停留在一定高度,電動機Q開始拉動行走裝置.在行走裝置以0.05m/s的速度水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拉力T所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為F.細繩和杠桿的質(zhì)量、滑輪與軸的摩擦、水對物體的阻力均忽略不計,g取10N/kg.
求:(1)OC的長度;
(2)拉力F.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延慶縣一模)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簡易打撈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AOB是以O點為轉(zhuǎn)軸,長為4m的輕質(zhì)橫梁,AB呈水平狀態(tài),AO=1m.在橫梁上方行走裝置可以在軌道槽內(nèi)自由移動,行走裝置下方固定有提升電動機.提升電動機通過細繩和滑輪組提起重物.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T通過細繩與橫梁A端相連,GT=3000N.當行走裝置處于C位置時,開始打撈物體A.質(zhì)量mA是100kg、體積V為0.04m3物體A在水中勻速上升時,地面對配重T的支持力是N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當物體A全部露出液面,滑輪組將物體A以v是0.1m/s的速度勻速豎直向上提升1m,此時電動機拉動細繩的功率為P,地面對配重T的支持力是N2;N1:N2=5:1,若行走裝置和提升電動機及定滑輪的總質(zhì)量m2是20kg,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求:
(1)動滑輪的重力G
(2)電動機拉動細繩的功率P
(3)OC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朝陽區(qū)一模)小陽站在地面上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S=500cm2,且保持不變,用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提起在水中的物體A,物體A重GA=735N,體積為VA=1.5×10-2m3.當物體緩慢勻速豎直上升,在物體A未離開水面前,小陽對地面的壓強是p1,使用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η1;在物體A完全離開水面后,小陽對地面的壓強是p2,使用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η2.水對物體的阻力、滑輪組輪與軸的摩擦、繩重和繩的伸長都忽略不計時,p1:p2=5:4,η1:η2=84:85.小陽仍用該滑輪組加一個定滑輪勻速拉動放在水平地面的物體B,如圖乙所示,他對地面的壓強p3=2.94×103Pa,物體B在t=3s時間內(nèi)移動s=0.6m.(g取9.8N∕kg)
求:(1)物體A的密度ρA及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
(2)小陽的體重G;
(3)當小陽拉動物體B時,機械效率和總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禪城區(qū)模擬)如圖是某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船打撈裝置示意圖.它由水平杠桿DB、豎直起吊系統(tǒng)(提升電動機、定滑輪K動滑輪M滑輪組)、水平行走裝置(動滑輪X、提升電動機、定滑輪K、電動機Q)組成.打撈時,提升電動機通過滑輪組將物體豎直吊離水面一定高度后,水平行走裝置啟動,將物體水平移至甲板上放下.

(1)提升電動機通過滑輪組,將物體A從一定深度的水中沿豎直方向勻速地吊離水面一定高度.下面四個圖中,表示此過程中系在物體A上方鋼繩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是
D
D
.(水對物體的阻力忽略不計,物體A是一長方體、t1和t2分別是物體A上表面露出和下表面離開水面的時刻.)

(2)DB是以O點為轉(zhuǎn)軸的水平杠桿,水平甲板上的配重E通過鋼繩豎直拉著杠桿D端.若配重E的質(zhì)量為M、行走裝置(動滑輪X、提升電動機、滑輪組KM)的質(zhì)量為m0,OD的長度為L1、行走裝置在OB段可離開O點的最大距離為L2.杠桿的質(zhì)量、滑輪與軸的摩擦不計,理論上此打撈裝置的最大起吊重量是
(M
L1
L2
-m0)g
(M
L1
L2
-m0)g

(3)起吊系統(tǒng)沿豎直方向勻速緩慢地吊起物體A.測得物體A在水中吊升時,提升發(fā)動機消耗的功率為P1;物體A離開水面吊升時,提升發(fā)動機消耗的功率為P2.物體A的質(zhì)量為m、體積為V,水對物體A的阻力不計.則起吊系統(tǒng)水中吊升物體A時的機械效率η1與離開水面后吊升物體A時的機械效率η2之比
η1
η2
=
m-ρV
m
?
P2
P1
m-ρV
m
?
P2
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北京市延慶縣中考一模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計算題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簡易打撈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AOB是以O點為轉(zhuǎn)軸,長為4m的輕質(zhì)橫梁, AB呈水平狀態(tài),AO=1m。在橫梁上方行走裝置可以在軌道槽內(nèi)自由移動,行走裝置下方固定有提升電動機。提升電動機通過細繩和滑輪組提起重物。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T通過細繩與橫梁A端相連,GT=3000N。當行走裝置處于C位置時,開始打撈物體A。質(zhì)量A是100kg、體積為0.04m3 物體A在水中勻速上升時,地面對配重T的支持力是N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當物體A全部露出液面,滑輪組將物體A以v是0.1m/s的速度勻速豎直向上提升1m,此時電動機拉動細繩的功率為P,地面對配重T的支持力是N2;N1N2=5∶1,若行走裝置和提升電動機及定滑輪的總質(zhì)量2是20kg,,忽略細繩與滑輪的摩擦以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取10N/kg。求

(1)動滑輪的重力G
(2)電動機拉動細繩的功率P
(3)OC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